海事衛星組織提交客機衛星數據 馬方4天后才發布
國際海事衛星組織副總裁克里斯·麥克勞克林21日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早在11日他們就已將有關馬航失聯客機的衛星數據提交給主管全球航空運輸業信息技術和服務的國際航空電訊集團,后者“應該”于次日將其轉交馬方調查組,但馬方15日才發布相關信息。
對于馬方在公布這一重要信息時可能存在的延誤,及其對搜尋工作帶來的影響,麥克勞克林表示,對此不便發表評論。不過他強調,此類重大事件中,參與調查方需要科學、謹慎地分析相關線索。
麥克勞克林當天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該公司衛星的確曾收到來自失聯客機的信號,這種類似手機“待機信號”的脈沖信號每小時自動發送一次,衛星當天共收到“六七次”發自失聯客機的信號。從這些信號發送的大體位置來看,飛機當時應該仍處于運動中。
麥克勞克林說,他們掌握的這些信息,包括對失聯客機最后發送衛星信號大體位置的分析,早在11日就交給了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國際航空電訊集團。據他判斷,后者應該于12日將信息轉交給了馬方調查組。
馬來西亞代理交通部長希沙姆丁13日曾否認有關馬航客機失聯后仍繼續飛行數小時的報道,但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15日承認,飛機和衛星的最后聯系時間是8日8時11分,即失聯后近7個小時。
在談到航空安全領域的未來發展時,麥克勞克林認為,應該繼續推動民用飛機配備與地面及衛星聯系更加頻繁的通信系統,比如每15分鐘就能發送一次相關數據,而不是僅僅依靠“黑匣子”記錄這些數據。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