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在馬航空難報道中做了什么?
在MH370這場罕見的空難發生后的60個小時中,CNN作為傳統新聞機構如何在新媒體渠道之下發揮巨大價值。
MH370,一架由馬來西亞航空執飛從吉隆坡至北京的國際航班,起飛2小時后在1.066萬米的高空離奇失蹤了。
將近5個小時之后,北京時間3月8日早上7點24分,作為當事方,馬來西亞航空在其官網上披露了航班失聯消息,稱MH370航班于2014年3 月8日凌晨2點40分與馬來西亞蘇邦空中交通管制臺失去聯系。這家載有227名旅客以及12名機組人員的波音777-200客機,本應在1個小時前抵 達北京首都機場,然而現在沒人知道它到底去了哪里。
發布這個聲明的時候,韓晶——一位后來出現在幾乎所有新聞圖片上的女人已經在首都機場等候了1個多小時。她的姐姐和姐夫兩個人去旅行,在前一晚23點還發了微信給她,說快要登機了。這是姐姐留下的最后一句話。早上6點,韓晶到機場接機,機場電子屏一直顯示飛機延 誤,她找到馬航在機場的工作人員,往馬來西亞打了電話。最開始對方給他們的答復是飛機遇到交通管制,沒有從吉隆坡起飛。
8點多的時候,韓晶通過網易推送的新聞得知這架飛機失蹤了。第一家發布這個消息的通訊社現在查證是法新社,時間是8點23分。
馬航首次在官網上發布聲明時,正值美國東部時間晚上6點24分。美國亞特蘭大的CNN總部也注意到了這條消息,盡管這則消息來自馬航 ,但當時CNN并沒有急于播報這條新聞,而是開始迅速著手證實這條信息的真偽。直到北京時間早上8點38分,CNN才在Twitter上發布消息。6 分鐘之后,CNN著名主播Anderson Cooper在他的Twitter上宣布,將在9點開播的新聞節目“Anderson Cooper 360°”中詳細報道失聯飛機的 最新進展。
在隨后的24個小時里,馬航MH370失去聯絡的消息迅速地登上了CNN、NBC和路透社等知名媒體網頁的頭條,各大電視臺不斷滾動播放著這 一新聞;“MH370”超過“烏克蘭”成為Twitter上被討論最多的話題。
據維基百科統計,全球每年都要發生10次左右損失較大的空難,但MH370的機型和航線都在提示這可能是一次比想象中更為嚴重的事故。 MH370所采用的波音777是飛行安全記錄最好的民航機型之一,也是波音公司銷量最高的一款產品,而吉隆坡飛往北京是極為成熟的航段,大 部分飛行時間都在陸地上方,雷達和無線電的接收情況應該是十分良好的。
僅憑這些初步的信息,便能發現諸多不合理的異常,CNN決定成立一支專門的報道團隊跟進此事。北京時間早上9點58分,CNN另一位新聞 主播Piers Morgan在Twitter上宣布把美國東部時間當晚直播新聞的內容全部改為馬航事故。
CNN把報道的主戰場分為三個地方——北京、吉隆坡和飛機失聯前最后收到信號的越南。由于北京分社只有兩組攝像、制片和記者,人手 不足,CNN需要從它的亞太區總部所在地香港調動第三組人手前往北京。同時,CNN還從中國香港和韓國等地把記者派往越南和吉隆坡。
另一方面,網站上的新聞稿也在同步更新。負責撰寫文字稿件的記者并非都在前線,他們當中不少仍然留守在亞特蘭大總部。但這并不 妨礙稿件的詳實程度,所有記者被拉進一個巨大的郵件組,共享所有從前線發回的事實和數據,然后發揮時差上的優勢,由分布在各地的記 者輪流寫稿,以保證稿件更新效率的最大化。
而這些記者當中為數不少都有著豐富的國際事件報道經驗。Jim Clancy是CNN駐首爾記者,在其30年的記者生涯里,他報道過柏林墻的倒 塌,也寫過盧旺達大屠殺。這一次,他于3月8日當晚從首爾飛抵了吉隆坡。
MH370失聯被宣布后的24小時里,最熱鬧的還是社交媒體。未經確認的消息伴隨著不斷被挖出的事實一同大量滋生,不僅在社交媒體上廣 為傳播,甚至連新華社都鬧過烏龍。3月8日中午,新華社曾發布消息稱越南發現失聯客機信號,最后證實完整的信息應該是查出失聯飛機最 后發出信號的地點。
CNN在發布信息上則顯得慎重得多。
“CNN確認一條消息的基本標準是,至少要從兩個消息源交叉求證真偽,消息源必須是可靠的,比如是官方機構,或者是有一定級別的人 。一定要官方確認才會用,寧可慢,也不能不準確。”一位接近CNN的人士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來自CNN和路透社等媒體的消息,它們發布的一些關鍵文章,不斷在社交網站轉發和傳遞。幾乎所有與航班相關的信息和最新的調查進展 都發布自這些老牌媒體。某種程度上,在此次事件中,傳統媒體再次擔任了內容提供者的角色,新媒體和社交媒體則成為這些傳統媒體內容 的傳播渠道。
飛機空難墜海是一條消息源非常受限的新聞,真實信息由航空公司、軍方和政府掌握,而非普通人,新媒體的優勢因此無法全面發揮。 而且,政府機構和大型企業仍然更習慣于和傳統媒體打交道,這顯然也增加了CNN等傳統媒體的優勢。
“但是,從‘MH370失聯事件’得出新媒體不擅長從獨立記者、普通人的Twitter和Instagram等社交媒體搜集消息的結論,這顯得并不公 道。”技術博客TechCrunch的專欄作家Jon Evans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如果對比2013年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社交媒體的作用又會顯得比傳統新聞機構更為積極。因為存在大量事件目擊者,Twitter很快就 發出了有關爆炸案的各種描述,為波士頓警方提供了調查線索。
Jon Evans開發了一個叫Scanvine的應用工具——一個可以隨時追蹤及衡量新聞媒體的內容在Facebook、Twitter、Google+和LinkedIn上 被分享情況的網站——在這上面能夠看到,在“MH370失聯事件”中,傳統新聞機構完全占了上風。
3月8日,被分享次數最多的文章是CNN的《做好最壞的打算:家屬仍在等候失蹤馬航飛機的消息》,其次是NBC的《美國官員稱在調查失 聯航班是否與恐怖襲擊有關》,而第3和第4位則分別來自“今日美國”及“今日俄國”,均是傳統新聞機構。
這并非特殊情況下的個案。Jon Evans從去年1月開始,通過Scanvine對部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進行了長達1年的跟蹤,他發現傳統媒體— —報紙、雜志和電視,這些“恐龍級”的媒體,并沒有像人們想象的那般因新媒體的到來而被邊緣化,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一樣,都很繁榮。 同時,新媒體的繁榮和衰落周期更快。
新聞機構和社交媒體并不互斥,新聞機構的內容可以觸發社交媒體等新媒體提供更長尾的信息。這一點在馬航事件中也得以體現。
“3月8日8點23分法新社發了第一條消息,我們監控到了之后,就立即啟動了這次事件的信息更新。”飛常準CEO鄭洪峰對《第一財經周 刊》說。這些信息更新包括MH370的航線圖,以及航空追蹤網站FlightAware顯示最后跟蹤到的MH370航班飛機位置數據等。
還有一些人在知乎和果殼這樣的知識類網站上對造成失聯的原因和后果展開討論,交換信息。一個叫做ACI的字幕組自發翻譯了部分知名 媒體在網站上直播的文章,此前他們還在論壇上翻譯了“法航447事故”的紀錄片。
盡管傳統新聞機構和新媒體都在努力為發現真相提供可能性,但馬航方面發布的信息依舊少而謹慎。3月8日10點49分,首都機場通知 MH370航班乘客家屬到北京麗都飯店等候消息,下午2點35分,馬航的中國區市場總經理劉國華和翻譯抵達北京麗都飯店記者區召開首場新聞 發布會,但停留時間只有5分鐘,用中英文重復了一遍官網發布的媒體聲明,隨后便由酒店人員護送從側門離開。
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在當天來到麗都飯店。自從9點半得知該航班失聯后,平安保險便組成應急小組篩查乘客名單上是否有平安保險的 客戶及其投保的類型。
中國平安涉及馬航事件的客戶共38人,北京分公司的員工唐華和她的同事在工作站一度守候了28個小時,除了提供咨詢服務,還盡可能 去安慰和陪伴這些家屬,把手機上隨時查閱到的失聯信息轉告給他們。
而在麗都飯店另一側,從3月8日中午12點半就開始等待航空公司“給個說法”的家屬,除了早就在官網上看過的媒體聲明,并沒有等到 更多的消息。場內垃圾和煙頭散落一地,手機信號微弱,氣氛絕望而壓抑。
唯一可以確認的是,馬航沒有什么能夠隱瞞的。
但在現場的家屬們并不這么看,實際上這也是不斷激怒中國乘客家屬的一個原因,因為他們知道的消息并不比馬來西亞航空知道得少, 可能還要更多—摻雜了各種謠言和猜測的信息。
微博上的民間技術分析派、新聞業的自媒體、急于搶發獨家消息的新聞機構都在試圖捕捉各種消息。各路人馬邀請了各類專家對“飛機 到底遇到了什么”,“飛機上的人是否有生還希望”等話題進行了探討,它們又通過各種門戶網站、視頻網站和社交工具的再次加工,回到 在北京麗都飯店焦急等待的人們那里。它們加劇了人們對馬航的不信任感。
CNN則進入到它傳統的新聞生產模式和體系里。北京時間3月8日上午9點19分,距離馬航公布飛機失聯不到2個小時,Anderson Cooper便 在直播節目中電話連線馬航副總裁Fuad Sharuji,介紹航班的基本情況和發現失聯的過程,并首次發布“燃油只夠飛行7個小時,現在已經可 能耗盡”的信息。
而在隨后的節目中,一些關于馬航經營問題、飛機安全性及駕駛員資質的疑問也被一一排除。直播新聞節目“CNN Newsroom”還披露, CNN財經記者Richard Quest 2月時曾為CNN主持過一檔旅游節目,需要從香港飛往吉隆坡,而本次失聯航班的副駕駛員,27歲的Fariq Ab Hamid正是當時其中一名機組人員。Quest稱,當時機長夸贊Hamid的降落“如教科書般完美”,CNN還發布了Hamid當天飛行時所拍下的駕駛艙 內視頻。
“我猜測CNN在東南亞地區是有不少當地記者或者線人的,和剛誕生沒多久的新媒體相比,這些傳統媒體的員工和掌握發放關鍵信息的機 構早已經建立了很好的聯系。”對于CNN為何能夠抓住事件關鍵人物,Jon Evans這樣評價道。
僅簡單統計新聞的署名作者,就能發現至少有10名以上的CNN記者奔赴在采訪“MH370失聯事件”的第一線。如果把攝像和制片人考慮在 內,CNN在此次報道中投入的人力就更多了。優秀的記者加上足夠的人手使得CNN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上層消息源,在資源上的投資也通過報 道轉化成媒體公信力。
一個有競爭力的媒體某種程度上帶有重資產性質,這是一些來自新媒體的獨立記者望塵莫及的。
國內的許多網絡媒體和視頻網站都直接轉載了CNN等網站的視頻。一條名為“CNN稱馬航失聯客機迫降Nanming消息不實”的視頻甚至還沒 來得及配上中文字幕,就在發布36小時之后獲得了37.4萬次的點擊率。
具有公信力的內容此刻成了稀有資產,而CNN對其他媒體使用其新聞素材的態度傾向于開放—在美國,只要是與新聞性相關的節目都可以 互相使用片段。
展示了CNN強大的采訪資源和突破能力—很有可能它就是CNN的核心競爭優勢—可CNN現在正在懷疑自己在新聞節目上的這些投入是否值得 。
Jeff Zucker是CNN的現任主席,自1年前上任以來,便大刀闊斧削弱實時新聞,主張“更多的秀,更少的新聞播報”來挽回因為隨著新聞 環境變化而流失的觀眾,但他這一系列做法讓CNN飽受爭議。2014年1月23日,CNN裁去新聞搜集運作中心的40名資深記者,包括1名制片人。
“現在新聞業務已經面臨壓倒性的選擇,僅僅依靠新聞節目來經營已經不太可能是一個長期策略了。”Zucker在今年1月舉行的“真實屏 幕峰會”上說。
或許CNN正在面臨的困境是來自媒體產業鏈的變化。傳統媒體自行生產內容,并把內容投放到自有渠道,通過廣告獲益的模式正因為新媒 體的興起而被打破。新媒體對CNN內容的傳播雖然增強了CNN的公信力和品牌價值,但CNN本身卻無法從這些新渠道中獲得實際的經濟利益。
但即使決心改革,Jeff Zucker仍然沒有放棄對CNN的定位。“我認為未來在新聞和信息領域會有3個巨頭品牌,ESPN占領體育,氣象頻道 占領天氣,而我希望CNN占領全球數字視頻新聞的空間。”Jeff Zucker說。
這個“全球數字視頻新聞空間”在“MH370失聯事件”中顯示出價值。獲悉馬航要在麗都飯店召開家屬溝通會和記者招待會之后,CNN駐 北京記者David McKenzie趕往麗都酒店開始采訪,從早上10點一直待到下午將近4點,每隔半個小時到1小時就要做一次連線,向CNN不同的新 聞節目提供內容。
下午4點離開麗都酒店后,與David McKenzie同組的攝像和制片人返回辦公室剪片子。晚上11點左右,David McKenzie的兩名同事又來到 馬航工作小組在國都大飯店舉行的第2場新聞發布會,等到正式結束失聯事件發生后第一天的工作時,已經是次日凌晨4點。
在飛機消失了24個小時后,人們對馬航MH370的情況感到悲觀,因為種種技術人士及專家通過若干途徑所傳達的分析,都指向了一個不妙 的處境。
終于,在距離飛機失聯大約19個小時后,路透社發布了可能有人持假護照登機的消息。很快,奧地利、意大利、俄羅斯和中國共4本假護 照陸續被發現,奧地利和意大利的護照持有者宣稱,他們的護照早在2年前便被偷去。至此,MH370是否可能與恐怖襲擊有關的疑云四起。
事發后第二天,也就是3月9日,CNN再發消息稱,馬來西亞機場并沒有通過查看數據庫查驗護照是否有效,由于機上有3名美國公民,FBI 也已經啟程前往馬來西亞調查此事。緊接著,路透社援引越南政府消息,稱越南空軍飛機發現兩條大油跡帶。
但周一早上,這兩條油跡帶又被證明是船油而不是航油,失望和希望再次交替。
波音公司的股票下跌接近2%,自從進入2014年以來,波音公司的股票就一路維持跌勢,此次事故讓其股價更加雪上加霜。馬航不出意外 地開盤大跌,一度跌幅達16%,創下公司歷史新低。
中國的幾家保險公司也與那一天慘跌的大盤一起渡過了一個黑色星期一。
Jim Clancy和他的CNN同事們一直不斷輪換發出報道,除了各種消息類新聞外,CNN前線記者在網站上總共發出了59條3至5分鐘的視頻短 片。
到了11日上午,一切漸趨沉靜,人們希望飛機能被找到并打撈上來,但對機上乘客的生還已不抱希望。
Jim Clancy在Twitter上發出一條信息:“做好心理準備,也許需要數月,甚至更久才能發現真相,但愿不需要那么久。”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