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聯客機深海搜尋:搜索遇困難 重點轉為水下
搜索馬航失聯航班的工作,眼看就滿40天了。40天,是飛機黑匣子保持工作狀態的時間極限,而且事實上,從4月8日開始,搜索團隊已經一周沒有聽到可疑脈沖信號了。從昨天起,針對MH370的搜索工作已經轉入以水下為重點的新階段。
今天,澳大利亞聯合搜救中心宣布,11架飛機和11艘艦船參與到了今天對MH370的搜尋中,由于這幾天沒有再探測到黑匣子的信號,因此海面搜索面積再次擴大到了6.2萬平方公里。目前,“南海救101”、“東海救101”以及海軍“999”、“988”、“886”和“171”艦都在任務海域展開了搜尋工作。另外,“海巡31號輪”也在南印度洋東部的海域進行搜尋。
除了海面搜索,在這幾天的飛行搜索中,飛機展開了更貼近海面的低空搜尋,更加細致地尋找海面上的可疑物體。
海面上的搜尋力量持續尋找可疑碎片和殘骸,海底對黑匣子的搜尋則進入了新的階段。昨天,美國海軍的“藍鰭金槍魚21”開始投入使用。它在完成第一次水下作業后,今天浮出水面。6個小時的作業時間,它基本都在4500米的海底進行搜尋,因此將有許多新的數據供專家進行分析。
在此之前,各國搜救力量已經6次發現疑似黑匣子的脈沖信號。由于這些信號高度疑似來自失聯客機的黑匣子,此前搜救人員一直利用拖曳式聲波定位儀縮小疑似海域范圍,但是現在聲波信號消失后,被動偵聽只能調整為主動尋找,發出信號的變成了搜尋設備,依靠聲波碰到不同物體的回波來推測物體的形狀和屬性。
藍鰭金槍魚最長水下作業時間為25小時。藍鰭金槍魚21下水后,通過聲吶回波,獲取深海海況,勘查深海地形,并且能夠對預定位置的海底按固定軌跡進行全覆蓋式的掃描。
此外,由于藍鰭金槍魚在搜尋時會發出信號,容易干擾聲波定位儀對黑匣子微弱信號的偵聽,所以在使用藍鰭金槍魚后只能放棄使用拖曳聲波定位儀。這樣一來,搜尋效率將大大降低,因為藍鰭金槍魚在海下搜尋的速度差不多比正常騎自行車的速度還要慢,再加上這片海域海底淤泥很多,具體的掃描時間目前并不能確定。
昨天下水后,藍鰭金槍魚只工作了6個小時就浮上了水面,遠遠小于它最長25小時的工作時間,這是因為下潛超出4500米的設計深度,它自帶的安全裝置啟動并上浮水面。這再次證明了這次深海搜尋的不易。
西澳大利亞大學帕蒂亞奇教授說,海洋活動和天氣變化,是至今仍無法找到MH370的重要原因:“我們前往目前這片海域搜尋殘骸時,已經過去了三、四周的時間,這段時間太長了。海域有一個大漩渦,任何飛機殘骸都可能被裹挾入這個大約200公里的楔形海體內,另外,那片海域附近還曾有過一場臺風,殘骸有可能在臺風的作用下沉底。”
專家分析,如果黑匣子位于比4500米還深的深海處,那么就非藍鰭金槍魚能力所及了。還有一種下潛更深的水下航行器,下潛深度達6000米。這種無人水下航行器全世界只有3臺,德國1臺、美國2臺。2009年法航447航班墜入大西洋之后,正是依靠這款水下航行器找到了黑匣子的位置。
一旦確定了黑匣子或殘骸精確位置,就需要動用與海面調查船相連的深潛機器人進行打撈。海面上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電子設備實時觀察水下畫面,并遙控水下機器人進行操作。
搜尋人員目前確定的聲學搜尋范圍,大約為600平方公里,這個面積大約相當于我國一個中等大小的縣;在漆黑的海底,在這么大的范圍內,搜索的難度可想而知。但是,包括中國團隊在內的所有搜索力量,都在努力,都不會放棄。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