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積極推進衛星導航系統“北斗”應用
當前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推動“北斗”在民航領域的應用,中國民航采取了一系列積極舉措。
2009年,民航局發布《中國民航PBN實施路線圖》,明確提出計劃將“北斗”納入未來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中。在中國民航局的積極推動下,2011年1月,國際民航組織(ICAO)理事會以決議形式,支持將“北斗”逐步納入ICAO標準框架。同年10月,中國民航飛行校驗中心和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對“北斗”進行了民航領域的第一次導航性能測試,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測試結果。
目前,我國民航已經確定以“先通用后運輸,先監視后導航”作為“北斗”在民航領域應用的基本策略。民航局通過安全資金投入,鼓勵部分通航企業使用“北斗”為通用飛機提供導航定位服務,同時希望通過市場和產業帶動的方式加速民航對“北斗”的應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球民用航空領域仍以GPS系統導航為主。因此,“北斗”將首先作為GPS的備份系統在我國民航領域應用,并逐步實現與GPS的互操作兼容運行,對GPS現有的性能進行增強和補充,以實現更高精度的定位服務目標。
今后,“北斗”在民航的應用領域將非常廣泛,涵蓋航空器導航、空中交通管理、飛行運行管理、授時及航空通信等多方面。同時,“北斗”特有的短報文功能,可用于民航空地間通信,在民航搜索和救援領域可實現對航空器位置的快速鎖定,并啟動搜索和救援工作。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加快推動“北斗”在中國民航領域的應用,可以提高民航安全水平,確保民航新技術的安全高效使用。與此同時,民用航空對衛星導航系統的高精度、連續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有嚴格要求,是導航衛星系統的最高級別民用用戶。“北斗”達到民用航空導航要求可有力推動其技術發展及完善,進一步推動我國高端領域科技進步。
至2012年底,我國已累計發射16顆“北斗”衛星,順利完成北斗導航工程區域組網;2013年底,“北斗”導航已經覆蓋中國及周邊區域。根據規劃,“北斗”將在2020年建成由5顆地球靜止軌道和30顆地球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