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德令哈民用機場將正式通航
今日,一架由西寧機場起飛的飛機將滿載著旅客前往一個特殊的目的地——德令哈。作為“十二五”期間我省重點建設項目,這個于2011年5月27日開始施工的年輕機場,將迎來自己第一批旅客,這標志德令哈機場將于今日正式竣工通航。據悉,目前各項工作均已準備完畢。
我省第四個民用機場
為了讓我省高原交通事業得到一個飛躍式的發展,近年來,我省加快了航空事業的發展腳步,在“十二五”期間,繪制了一張新建6個支線機場,形成“一主八輔”、連通全省航空網絡格局的宏偉藍圖。德令哈民用機場就是我省“一主八輔”機場布局中建設的第四座機場。2011年5月27日,該機場的建設工程在德令哈市西南一塊土地上破土動工,機場于2014年1月25日通過校飛,當年3月5日完成試飛并順利通過行業驗收。如今這座矗立在柴達木盆地的機場,距離市區中心直線距離為29公里。項目總投資6.3億元,飛行區設計等級為4C,跑道長3000米,可起降B737-700、A319及ARJ21等機型,航站區按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6萬人次目標設計,航站樓面積為4400平方米,設計停機位4個。
不一樣的高原綠色機場
德令哈機場海拔高度為2862米,作為高原機場,其運行環境比一般機場復雜得多,我國民航管理部門對其運行極為嚴格。因此,德令哈機場從建設之初就得到了省委省政府、民航局等地方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青海機場公司也精心選派專業技術力量,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全力推進建設進度,嚴格把控工程質量。在德令哈機場試飛時,該機場建設指揮分部指揮長盧海就曾向記者介紹,這是一個別具特色的“高原綠色環保機場”。盧海說,德令哈機場地處荒漠戈壁地帶,有常年干旱、蒸發量高、風沙大等特點。所以,建設非常注重節能環保和綠化。節能環保材料的運用以及高標準、嚴要求的質量管控,讓跑道、站坪、通信、導航、氣象及助航燈光等工程實現了一次性檢查通過。目前,在機場外圍種草1800畝,種植灌木220畝,對機場飛行區1600多畝土面區實施了綠化,效果已初步顯現。該項目在全國類似機場中開了先河,實現了荒漠戈壁變綠洲“零”的突破。
架起海西第二座空中橋梁
柴達木盆地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更是形成了以鹽湖化工、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煤炭、建材以及農畜產品為主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同時,德令哈旅游資源極具特色,在主體荒漠的地貌上,克魯克湖、托素湖、哈拉湖、尕海等眾多湖泊星羅棋布,是沙漠、雅丹、濕地、湖泊、河流、雪山、草原、民俗、宗教、歷史等多種元素構成的獨一無二的特色旅游區。但由于交通不便,僅有的格爾木機場遠不能滿足當地運力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員和物資的進出,更限制了旅游業的發展。如今,隨著德令哈機場的正式通航,將改善德令哈地區單一的交通運輸體系,建立柴達木地區多元化交通樞紐,縮小海西與東部沿海地區差距,為該地區乃至我省的資源開發、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改革開放、投資環境創造有利條件,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相關鏈接】“十二五”期間,我省提出將新建德令哈、花土溝、大武、祁連、青海湖、黃南等6個支線機場,連通全省的航空網絡格局。如今,西寧和格爾木兩座機場的改擴建已經完成,德令哈機場也將于今日正式通航,其他機場的建設也正在努力推進中,“一主八輔”的青海民用機場格局即將形成。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