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機場正式通航 立體化交通新格局形成
6月18日,一架空客A320客機滿載230萬山城人民的希望和夢想,從長白山麓起飛,振翅沖上藍天,飛向遠方。這,標志著通化機場正式通航!
為了這一天的來臨,通化機場歷經6年謀劃、3年建設,無數與之相關的部門和個人為之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無私奉獻,用辛勤的汗水圓了山城飛天之夢。
“機場通航一直是通化的夢想”。機場的通航已超越了“機場”這一定義的簡單范疇,它標示著在國家民航、空軍等部門的高度重視下,鼎立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又一力作;彰顯著通化人民在省、市領導的正確領導下,齊心協力辦大事、攻堅克難謀振興的氣魄。
機場通航,不僅為通化山城的人民群眾增加了一種出行方式,更是通化市開放發展的生動體現,標志著該市成功補齊了構筑現代立體交通體系的“最后一塊短板”,架起了與外界聯系的“空中通道”。無論對改善當地投資環境、構筑立體化交通網絡、拉動地區經濟發展,還是對該市旅游產業、招商引資、群眾出行方式選擇,必將帶來難以估量的推動力。
守望憧憬,山城通化期盼“全交通時代”
通化——產業特色鮮明。依托豐富的資源,通化培育了醫藥、食品、冶金三個主導產業和能源、新型建材、機械制造、旅游等優勢產業的地域特色的產業,是國家正式命名的“中國醫藥城”、國內知名的“中國通化葡萄酒城”、東北重要的“鋼鐵城”,被評為“中國人參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醫藥產業示范基地”,聞名國內外的中國中藥之鄉、中國葡萄酒之鄉、中國人參之鄉、中國優質大米之鄉、中國松花硯之鄉、中國滑雪之鄉。
通化——區位優勢獨特。位于吉林省東南部,地處東北亞經濟圈腹地,南與朝鮮隔江相望,西與遼寧省相鄰,是吉林省距出海口最近的城市、東北東部大通道的重要樞紐、連接東北腹地與沿海的開發前沿。是我國對朝三大口岸之一、國家邊境開放城市,同朝鮮、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國家的經貿合作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地緣人緣上的優勢。
通化——生態環境良好。境內有大小河流千余條,水資源總量65.7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是吉林省平均水平的1.8倍。森林覆蓋率6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0個百分點。市區空氣環境質量二級以上天數超過300天,是一座天然的生態氧吧。被評為“中國特色魅力城市”,曾獲中國人居環境獎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國區環境規劃優秀示范城市”等殊榮。
通化——物產資源豐富。通化素有“綠色立體資源寶庫”之稱,與云南的西雙版納和四川的峨眉山區并稱中國“三大天然藥庫”。擁有已查明藥物資源1100多種,年產中藥材3萬多噸。通化葡萄酒是我國唯一的以地名命名和注冊的葡萄酒商標,有近70年的釀造歷史。通化還是我國重要的人參種植基地,產量占全國的40%。通化大米在古代曾為宮廷御用,故有“貢米”之稱。通化還有山野菜、食用菌等綠色食品資源190余種,野生動物資源100余種,已發現礦產資源85種,探明儲量53種、約24億噸。
通化——歷史文化悠久。據史料考證,6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居住在這里。全市現有各種文化遺址300多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作為中國三大民族剪紙之一的滿族剪紙,其悠久的歷史文化也構成了豐富的旅游資源,為通化加快發展旅游業創造了條件。
通化——旅游資源豐富。該市擁有6處國家級森林公園、6處國家4A級景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高句麗遺跡,有國內最大的火山口湖群龍灣湖群和靖宇陵園、抗聯紀念館等紅色旅游經典景區,被評為中國十佳休閑宜居生態城市、中國旅游競爭力百強城市。
國家實施“東北振興”戰略以來,通化市委、市政府秉持“抓項目、興產業、惠民生、促發展”,全力打造東北東部地區中心城市和中國北方宜居山水城市。2013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03.45億元,增長12.4%。
然而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是:在當今快節奏的時代,由于沒有快捷便利的交通環境,海內外眾多客商和游客只能對這個“寶庫”望而卻步。
通化,呼喚快捷的立體化“全交通時代”。
天地呼應,立體化交通構筑山城經脈
通化市委書記劉保威說:通化市乃至吉林省東部城市群地處交通末梢,“通達”問題一直是困擾這一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難題。
“通邊達海、連接腹地、通達國際”。為此,通化市委、市政府為加快發展、振興發展提出優先發展大交通戰略,打造東北東部重要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
在此進程中,通化市謀劃建設了“六路一場”的立體交通體系的構想。
——航空建設方面,通化機場是國家“十一五”規劃實施、“十二五”投入建設的國內支線機場,機場通航彰顯著我省在構建“一主多輔”機場格局中取得了重大進展。
機場位于通化市西北38.5公里的柳河縣三源浦鎮,與通化市區公路距離50.9公里。機場飛行區等級4C,跑道長2300米、寬45米,航站樓面積3034平方米。設計年吞吐量19.4萬人次,可起降波音737-800、空中客車A320-231等機型。已開通由南航吉林公司執飛的通化至長春往返航班。通化至北京、通化經大連至上海、經大連至廣州、經大連至深圳的往返航班也將陸續開通。
通化機場通航,是我省完善立體化大交通網絡,擴大對外開放的一件大喜事,為通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拓寬了空中通道,為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架起了空中橋梁,將極大地改善全省和通化的交通面貌、投資環境和對外開放形象,提升通化市及周邊地區的區位優勢,也將加快我省東南部地區,特別是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通白”組團的對外開放步伐,對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高速公路建設方面,通化市著重推進“1小時域內(通達縣、市)、2小時省會(通達長春、沈陽)、3小時出海(通達丹東港)”的進關出海快速通道和覆蓋全市的交通運輸網絡建設。重點謀劃了通化至沈陽、通化至丹東、通化至梅河口、通化至集安、通化至靖宇、輝南至白山等高速公路等項目。
經過多年積極努力,通化至沈陽、通化至丹東、吉林至草市、營城子至松江河高速公路相繼通車。通化到丹東公路里程縮短91公里。通化至沈陽公路縮短31公里,成為吉林省距出海口最近的城市。通梅、通靖高速公路也已開工建設,通集、輝白高速公路正在籌建。
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極大改善了通化市的通行能力,提升了城市品位。縮短了通化市與長春、沈陽、丹東、大連、北京等城市的距離,降低了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有力促進了通化市物流及商品流通市場的繁榮。
通沈、通丹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結束了通化市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打通了通化市“進關、出海”的通道,改變了通化市的招商引資環境,促進了通化市城市化建設進程。
——快速鐵路建設方面,通化至灌水(通化段)鐵路業已通車,該
鐵路是東北東部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化市破解“通邊達海”交通瓶頸、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又一重大交通工程。
東北東部鐵路通道連通后,有利于丹東港、大東港、莊河港和大連港的發展。通化作為鐵路網的一個重要結點,結合空港的建設,區位優勢不斷提升,將成為我省通邊達海最近的一個物流集散地。
四平至松江河鐵路擴能改造項目是我省“十二五”鐵路建設規劃的重點項目,是吉林省“五縱三橫”鐵路網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進入可研設計的內業及可研報批階段。實施擴能改造后,將提升通道運輸能力,構筑吉林省東南部地區對外省際通道,強化區域及東北路網主骨架。
如今的通化,無論你從哪個方向來,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交通磁場”,山城經脈繪制經濟藍圖
“一座機場,繁榮一座城市”是不爭的事實。“通化機場的開通,標志著通化立體化交通體系的形成,極大縮短了通化對外發展、交流等方面的距離,為通化對外開放增加了靚麗的窗口。同時,機場的開放對通化經濟發展積極轉型、調整機構上提供了廣闊的路徑和平臺,對通化物流業、旅游業發展、招商引資都提供了難得了良機。”通化市發改委副主任王軍介紹說。
通化市旅游資源極為豐富,旅游產品特色鮮明,目前有各級別單體旅游資源2604項;國家級森林公園6家,A級景區11家,4A級景區6家;有文化遺跡游、邊境風光游、民俗風情游、紅色經典游、人參尋覓游等十多種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產品,在國內外頗具競爭力。
要把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把地域特色轉變產業特色,把精典旅游產品轉變市場價值,良好的交通條件是前提、是保障、是抉擇條件。
以機場通航為標志,通化立體化交通體系的形成,徹底解決了通化市旅游交通的短板問題,推動著通化旅游的華麗轉身。通化旅游產業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通化將從過去的旅游節點城市向旅游目的地轉變。利用航空旅游為切入點,帶動地面綜合旅游的全面提升和發展,壯大產業規模,全力打造通化旅游戰略性支柱產業。通化旅游海內外市場結構的重大調整,市場開發理念,市場營銷手段,市場運作模式等都將實現革命性轉變。”通化市旅游局局長閆平告訴記者。
航空旅游產業的啟動,意味著通化旅游市場運作模式,從地面服務向空陸聯運,以航空旅游帶熱地面旅游綜合開發轉變;通化國內旅游客源市場開發,從東北地區向全國市場覆蓋轉變;通化海外客源市場呈現,從東北亞旅游目的地向世界旅游市場進軍轉變。
區位優勢的顯現、品質旅游的供給、稀缺旅游資源的吸引,通化旅游產業發展將進入以觀光產品、門票經濟為主的旅游產業發展業
態向休閑度假、旅游觀光同時發展的運作模式階段。休閑度假、養生旅居等將成為通化旅游開發遠程市場的品牌產品、拳頭產品。
隨著航空旅游產品的梯度開發和推進,該市區域旅游服務品質也將全面提升。特別是圍繞大長白山地區旅游一體化戰略目標,重點加快通化航空旅游中心綜合體項目,讓更多的赴通旅游者享受品質旅游服務。
預計“十二五”末,旅游產業對通化經濟的貢獻率將進一步提高,旅游總收入相當于地區生產總值在10%以上。
天塹變通途。如今,依托立體交通體系,旅客可通過空陸旅游長廊走近通化,親臨自然,領略古樸山水贈予的身心愉悅,為來通的團隊游、自駕游、自助游游客提供了暢通無阻的旅游長廊。
一個地區的交通,是該地區投資環境優劣和對外開放度好壞的標志。
隨著商貿交流活動的日益頻繁,安全快捷的交通運輸方式越來越被投資者所選擇和青睞。“由于通化地處吉林省東南部偏遠山區,以前外地客商需要換乘交通,很久才能到達。行程的繁瑣和交通的不發達往往讓他們望而卻步,放棄了投資、貿易的愿望。”通化市溫州商會會長李振華惋惜地說。
而機場通航,立體化交通體系的建成,就像打開了一扇大門,將對地區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產生難以估量的作用。它就像磁場一樣,持續不斷地產生“磁性”,吸引域外客商來通發展。
李振華說:“通化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較低的勞動力成本、雄厚的產業基礎、充足的能源、優良的人居和生態環境等招商優勢。立體化交通建成后,交通的便利一定會吸引更多的浙商來此投資。我們溫州商會的企業家前幾日聽說機場通航的消息后,就立馬和我定下了來通考察的計劃。以后,我也想通過交通的便利讓我們公司的上游企業進駐通化。”
同時,立體化交通體系的形成,使通化從陸路終點變成交通樞紐,區位優勢得到明顯提升。通化天實制藥公司人事行政部經理穆國兵,就對立體化交通建設方便企業叫好:“通化機場通航我們期盼已久。我們公司是生產參芎葡萄糖注射液和燈盞花素氯化鈉注射液的,產品基本上都要通過北、上、廣來中轉,發往全國各地。機場通航后,我們的貨物可以及時發出,形成潛在的利潤,促進品牌建設。”
除此之外,隨著通化機場運營日益成熟,空港產業園區建設將加快通化市城鎮化建設步伐。通過建設空港產業園區,以通化機場為軸心,連接通化主城區,向周邊發展,極大地帶動空港領域相關產業,物流產業、高新產業、餐飲產業藏有巨大商機。不久的將來,隨著航空產業、新興產業、服務業及傳統制造業與現代農業有效的集聚,將其打造成為通化資源匯集的新高地、產業轉移的新平臺、特色園區的承載帶、科技創新的新基地、生態綠色的景觀軸和產業轉型的示范區,必將形成新興的產業鏈條,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路路通,百業興。通化機場的順利通航,立體化交通體系的形成,為通化經濟社會振興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