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民航業市場化 國內航空或迎群雄混戰
隨著航空業向民間資本開放,民航業將進一步市場化。這不僅會讓旅客的選擇越來越多樣化,更重要的是,激烈的競爭將促使航空公司降低票價、提高服務水平以獲得更強競爭力。而地方政府參與投建本土航空公司,必然將使市民出行更加便利,旅客都將是最終受益者。
1 民營資本打破“玻璃門”現象
盡管面臨一系列市場挑戰,中國民間資本投資運營航空公司的勢頭不減,這主要來自于政策的全面支持。
從去年以來,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民航業,民航局陸續清理了限制民間資本進入民航業的各項規定,保證民間資本享有公平進入行業的機會。同時,民營資本在民航領域的快速增長,也打破了民間投資看得見、進不去的“玻璃門”現象。
早在2010年,“新36條”就鼓勵民間資本以獨資、控股、參股等方式投資建設公路、水運、港口碼頭、民用機場、通用航空設施等項目。
2012年7月,《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頒布,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李家祥表示,民航價格總體上是放開的趨勢,民航局鼓勵發展廉價航空,鼓勵航空公司運輸價格往下走,下降的越多越好。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持有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共有140家,其中民營企業103家。2011年,民營通航企業營業收入增長了62%,高于行業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民營通航企業資產規模增長了40%,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4個百分點。在航班和時刻資源分配方面,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廣州等21個旅客吞吐量1000萬以上機場的航線,基本都有民營航空運輸企業運營。民營航空公司經營國內255條航線,每周安排4351個航班;經營港澳臺地區及國際航線達19條,每周179個航班。各民營航空運輸企業在國內航線航班密度及航線網絡覆蓋范圍上已初具規模。
2 民營航空陸續開航
日前,廣州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九元航空旗下第二架飛機已順利抵達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九元航空官方微博宣稱,未來有望推出9元、99元的特價機票。業內人士對此表示,九元航空的進駐對消費者來說,將增加出行選擇,有望促使機票的價格更加接地氣。
回放今年四五月份。4月26日,一架青島航空航班從青島流亭國際機場飛往成都,標志著青島市首家本地航空公司正式開航運營,這也是民航局對新建航企審批重新開閘后起飛的第二家民營航空;5月18日,云南首家本土民營航空企業瑞麗航空正式首航。當天14時,瑞麗航空DR6501航班滿載旅客從昆明起飛,50分鐘后飛機平穩降落在德宏芒市機場。記者獲悉,目前尚有多家民資航企正在籌建。
瑞麗航空由云南景成集團有限公司獨立投資6億元人民幣組建成立,于2013年5月獲得中國民航局籌建批復。這是自2007年中國民航總局暫停受理設立新航空公司以來,批復籌建的首家公共航空運輸企業。
2007年7月,民航局下發通知,要求 “從現在起到2010年暫停受理新設立航空公司的申請”。但去年5月,民航局開始批復新建航空公司的籌建請求,這是自2007年暫停審批新設航空公司申請以來重新開閘,也讓民營資本投資航空業的熱情空前高漲。
記者了解到,目前長龍航空、青島航空、瑞麗航空已投入運營,九元航空開航在即,而今年7月,民航局又通過了哈爾濱湘玉金制品銷售有限公司申請籌建龍江航空有限公司,據記者了解,這將是第一家總部設在黑龍江省的新客貨運航企。
3 放開機票定價權意義重大
2013年,中國民用航空局與國家發改委聯合出臺新政策,飛機票價實行政府指導價的國內航線,均取消票價下浮幅度限制,航空公司可以基準價為基礎,在上浮不超過 25%、下浮不限的浮動范圍內自主確定票價水平。也就是說,飛機票的定價權被開放給了航空企業。
目前,消費者所購買的國內經濟艙機票,實行的是多級票價系統,航空公司在確定每條航線的基準票價,也就是“全價票”。之后,會根據市場需求和訂票情況放出不同折扣的機票。根據之前出臺的管理條例,機票打折幅度最高不能超過45%。
眾所周知,在高鐵分流的背景下,近年來盈利不斷走低的民航業并未停止尋求行業性應對之策。在實際操作中,特定航線(短途、旅游、獨家)和兩艙(商務艙、公務艙)的機票價格下限早已經被突破,此番定價放權后,雖然國內航班票價出現全線下降的可能性不高,但此番定價放權,更大的意義在于解除了低成本航空定價政策障礙。
不可否認的是,國內的民營航空的發展處在一個起步的階段。由于這些航空公司大多都是自籌資金,往往規模有限,再加上航空資源上的缺乏,故此在運營上往往是舉步維艱。特別是國內民營航空絕大多數在支線上運營,而且大部分都具有低成本航空的特點。
記者了解到,一般廉價航空公司推出的0元、9元或者99元的廉價機票,在一個航班上的數量并不是很多。另外,像春秋航空還采取了其他不少控制成本、增加收入的做法,比如對托運行李收費、對飛機餐收費、在客艙內賣東西等。那么,對于很多市民關心的九元航空究竟何時開航?記者了解到,目前仍不確定,仍在等待民航局批復,但有望在今年內開航。
據悉,九元航空以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為主運營基地,航線網絡將以廣州為中心輻射全國,并開通往返東南亞、南亞等地的國際航線,是廣州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
4 民航公司依舊面臨變數
盡管民營航空不斷發展,但有業內專家表示擔憂,因為多年前,我國民航就向民營資本開放了,但隨著行業發展,多家民營航空破產或被國資收購。
十年前,廉價航空伴隨一波波民營資本進入民航客運業,包括東星航空、春秋航空、奧凱航空、吉祥航空、鷹聯航空等都宣布做廉價航空。十年后,東星航空宣布破產,鷹聯航空則被收歸地方國有。到目前為止,只有春秋航空被外界認為是中國本土唯一且發展順利的廉價航空公司。
事實上,中國本土廉價航空仍處初級階段。中投顧問交通行業研究員申正遠表示,廉價航空占全球市場份額25%以上,東南亞地區廉價航空的市場占有率達到33%,而我國卻只有5%的航空市場份額。
但也有分析認為,長期來看,國內航空業或將逐步進入群雄混戰的新局面,有備而來的航企將依托投資方積蓄的專業與實力,應對市場將更加敏銳,經營策略也會更富特色,完善產業鏈并支撐主業。不能忽視的是,在民資對航空投入熱情空前高漲的當下,民營航空依舊面臨諸多壁壘,看似部分運營業績尚可的民營航空公司,實際上過多的是依靠航線補貼收入成為利潤的主要來源,隨著今后航空市場進一步分化,政策補貼減少或停發概率逐步加大,民航公司未來發展充滿變數。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