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亞航失聯表明飛行管理須順應民航發展
印度尼西亞國家搜救中心負責人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搜救人員已通過水下照片發現亞航失事客機的尾部。對此,新加坡《聯合早報》8日發表社論稱,從整體民航安全的角度看,世界各國確實有必要在飛行安全的管理上做更好的協調,形成更完善的管理機制,安全管理必須趕得上民航服務的飛速擴展。
文章摘編如下:
12月28日失事的亞航QZ8501班機的機尾7日已經尋獲,這大大提高了進一步找到黑箱的可能性,從而也可能盡早破解班機意外墜海的原因,讓不幸罹難搭客的家屬能得到些許心靈的慰藉。
印度尼西亞本身和他國的搜尋隊伍,目前還在竭力尋找飛機殘骸及打撈死難者遺體。令人震驚的是,過程中突然傳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印尼交通部上周六披露,按亞航與印尼民航局之間的協定,亞航僅獲準每周一、周二、周四和周六提供從泗水飛往新加坡的航班。換言之,失事的QZ8501航班其實是“非法航班”。
印尼當局已立即下令亞航停飛這條航線,7名涉及批準客機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飛行的官員也已被停職。印尼交通部表示將會與貪污調查局聯手調查此事。交通部空中運輸代總監迪卓科說,當局正在調查,為什么這種違規行為能夠存在長達數月。難道機場當局沒有定時進行匯報?亞航的負責人則堅稱有關航班事前獲得飛行許可。到底有沒有許可證?若沒有,班機又怎能起飛?重重謎團有待印尼當局盡快查明揭開。
這一從空難橫生出來的枝節,對罹難者家屬來說或許已不重要,但卻再次凸顯民航飛行安全管理的問題。去年3月馬航MH370離奇失聯,已使這個問題備受世界航空界的關注,從整體民航安全的角度看,世界各國確實有必要在飛行安全的管理上做更好的協調,形成更完善的管理機制。聯合國國際民航組織也有必要出臺新的規定,以提高民航飛行的安全度。
該組織的最新建議,是建立一套新標準,要求民航機每15分鐘通報飛行位置,以加強對全球客機的追蹤。據稱,這是簡易可行的措施,客機不必安裝什么新的裝置。我們希望該組織成員下個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會議上討論這項建議時,能迅速通過,并盡快付諸實行。
另一個值得各國加緊落實的建議,是在民航機上裝置追蹤定位系統。國際民航組織成員國在去年5月初其實已取得共識,認同商用客機有必要安裝實時追蹤定位系統,但沒設定時間表。這是因為安裝系統的成本高昂,而許多航空公司因營運欠佳,早已連年虧損。我們認為,個別航空公司的盈虧不應是考慮因素。航空安全應該放在首位。因此,該組織對這個問題或有必要重新檢討。
對亞洲地區而言,飛行安全問題確實顯得突出,這是因為近些年來,隨著本區各大國(包括印尼)經濟的起飛,民航業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供不應求。與之俱來的是訓練有素的機師的短缺,以及個別國家飛行安全管理系統的不足。根據國際民航組織估計,亞太地區的航空交通量到了2030年將翻兩番,飛安挑戰勢必更為嚴峻,為航班裝備氣候數據自動化系統和實時追蹤定位系統,因此也顯得非常迫切。
除上述外,印尼方面從調查亞航QZ8501班機,發現了一些航空運作上安全與程序疏漏,也說明安全管理必須趕得上民航服務的飛速擴展。否則,不僅將導致運作上的混亂,更堪憂的是可能損及飛行安全。印尼方面若能徹查此事,并整頓和提升其航空管理系統,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