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運價改革“放”量前行
正當許多旅客為機票燃油附加費降至近5年來的新低而歡呼時,民航業又傳來利好消息——中國民用航空局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民航國內航空運輸價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進一步完善民航國內航空運輸價格政策。自2014年12月15日起,民航國內航線貨物運價和部分客運航線票價全面放開。
民航國內航線貨物運價和部分客運航線票價的全面放開,是民航市場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民航價格改革、完善民航市場體系的重要舉措。同時,民航運價改革的“放”量前行,將有利于促進民航運輸業的健康發展,旅客也將從中受益。
101條短途航線機票價格全面放開
在兩部委聯合下發的《通知》中記者看到,此次價格調整將全面放開民航國內航線貨物運輸價格,放開101條相鄰省份之間與地面主要交通運輸方式形成競爭的部分短途航線旅客運輸票價,由現行政府指導價改為實行市場調節價。航空公司可以根據生產經營成本、市場供求和競爭狀況等自主確定具體價格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調整后旅客運輸票價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國內航線目錄,由民航局商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運輸市場競爭狀況每年調整、公布。
此次調整還涉及繼續實行政府指導價的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票價。對于此類航線票價,由政府審批航線基準票價改為由航空公司按照《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基準票價定價規則》自行確定、調整基準票價。航空公司可繼續以基準票價為基礎,在上浮不超過25%、下浮不限的浮動范圍內自主確定票價水平。
為確保價格調整后的服務質量,此次聯合下發的通知要求,航空公司要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落實明碼標價規定,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為廣大貨主、旅客提供質價相符的航空運輸服務。
與此同時,民航局和國家發展改革委還要求,各級民航行業主管部門、價格主管部門要按照各自法定職責,加強對國內航空運輸價格的監管,依法查處各類違法違規價格行為,維護航空運輸市場價格秩序,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民航市場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此次運價改革并非是民航局首次對價格進行調整。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民航價格改革逐步探索,特別是近年來多次完善運價政策,對民航實現平穩較快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價值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放松價格管制是民航市場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李軍告訴記者。從歷次民航價格改革來看,其核心目的均是使票價能夠更加適應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激發市場活力,擴大企業的價格自主權,充分發揮其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運用價格機制促使航空運輸企業開展公平競爭,從而促進航空運輸市場健康發展。此次價格改革亦不例外。
“這對于航空公司來說是件好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航空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由于過去幾年油價和人工成本不斷增加,而機票的基準價始終沒變,航空公司無法通過提價消化成本,而放開機票價格管制讓航空公司在定價方面的自主權更大,這將對航空公司提高航線收益有所幫助,特別是在旺季和熱門航線上的收益或將有明顯提高。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今后旅客購買機票將花費更多的錢?民航業內人士否定了這一假設。放開機票價格管制并不意味著航空公司可以隨意漲價。按照聯合下發的《通知》規定,航空公司制定或調整國內航線貨物運價、旅客運輸票價時,應通過航空價格信息系統抄報民航局、發改委,由于這種“報備制”的存在,所以不太可能出現航空公司隨意大幅度提高票價的情況。
相反,更多地讓市場做主可以使航空企業間產生良性競爭,航空公司更加重視市場,重視研究消費者的需求,開發更多的產品,提供更細致的服務,以力爭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取消101條相鄰省份航線的價格管制”這一點,對于國內航空公司在此類航線上利用價格手段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開展有效競爭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這樣一來,旅客無疑將擁有更多的選擇,最終成為激烈的市場競爭的受益者。
用“有形之手”輔助“無形之手”
記者注意到,此次價格調整不僅賦予了航空運輸企業更大的價格自主權,而且還對繼續實行政府指導價的航線票價改變了監管方式,簡化了監管程序,變事前審批為事中、事后監管。這些都是民航局簡政放權,減少政府干預的具體舉措,體現了政府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
黨的十八大對加強政府機關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特別提到“簡政放權”這四個字。民航局也多次在全行業大會上提出,民航各級行政機關要進一步轉變職能,為促進民航又好又快發展發揮引領和保障作用。關于深化民航價格改革,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在近兩年的全國民航工作會上均表示,將繼續推動擴大旅客運輸價格市場調節價航線范圍,逐步放開國內航線運價浮動上限。
事實上,近年來,民航局確實在加快其政府職能轉變的步伐,放松“有形之手”,為“無形之手”騰出更多空間。
一般來說,“有形之手”主要通過政策、法律制度、規章等手段來對市場經濟的運行作指導性的調節,“無形之手”主要通過市場規律來調節供求關系的矛盾。就民航業而言,行業主管部門的宏觀調控常被看做“有形之手”,航空市場的變化被看做“無形之手”,兩者對民航業發展所起到的調節作用是相輔相成的。比如,航線的規劃就需要行業主管部門“有形之手”來起控制作用,而解決機票供求關系的矛盾就需要“無形之手”,即市場經濟規律來起調節作用。
“要想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就要用好市場化的定價機制,這需要更多地發揮‘無形之手’的作用。”李軍告訴記者。此次,民航局進一步完善民航國內航空運輸價格政策就是對充分發揮“無形的手”作用的最好詮釋。他表示,只有把屬于市場的還給市場,用“有形之手”來輔助“無形之手”,才能實現對資源的更有效利用,從而更大限度地保障民航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民航局黨組召開二○一四年度民主生活會
- 下一篇:非洲航空業:緩慢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