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370航班確認失事 專家:民航史上30年來未有先例
央廣網北京1月29日消息 馬來西亞民航局今日(29日)宣布馬航MH370航班失事,并推定機上所有23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已遇難。
馬航是基于什么樣的技術判斷,給出了MH370確實是失事,而不再是失聯呢?
航空知識雜志副主編王亞男:因為在這之前的調查實際上已經證實了幾點,就是飛機應該是向南印度洋方向飛行,在這個方向上沒有可供著陸的地點,也沒有海上迫降的成熟的機會,飛機在飛行這么久之后燃油耗盡,它只能墜落在海面上,無論是以什么樣的方式。而且時間已經經過了這么久,接近一年,搜救方向已經在這個海域全面展開,并且到現在為止也沒有找到生存者的跡象,也沒有找到飛機的漂浮物。基于這些線索,現在馬來西亞方面判定飛機已經沒有完好保存下來的可能,飛機上的乘客生存的希望也變得極為渺茫,所以現在來宣布飛機失事是合理的。
從馬航MH370失聯到今天已經經過了十一個多月了,今天才宣布航班確實是失事了。確認一架飛機失事為什么要經歷這么長的時間?
王亞男:因為在這次馬航從失聯到后來暫時的失蹤,到現在宣布失事,這11多月時間里,經歷了很多線索的浮現和波折,包括一些認定過程的反復。因為這里面有著很大的人為擾動因素,現在機組人員仍然被懷疑他們可能主動采取行為來防止地面人員跟他們取得聯系,并且被地面人員獲知到他們的位置和航向。這樣的做法如果存在的話,勢必給事后的搜尋帶來很大的困難,所以各方實際上對MH370的處置都非常慎重,一切本著以搜救為先的這種做法去尋找飛機可能出現的線索,包括遇難者和生還者。對于飛機狀態的認定,實際上這個工作進行的就有些遲緩。進行到現在11個多月以后,大家才覺得現在應該是宣布這樣一個結論的時候,也是為了讓家屬能夠盡快獲得基本的賠償。
現在雖然宣布已經確認飛機失事了,但是還是找不到飛機的殘骸和其他的物品。像這樣的情況,在航空史上是否有過類似的案例呢?
王亞男:這樣的案例實際上在航空史上案例的數量是很多的,但是在民航運輸史上尤其是定期航班運輸史上三十年來沒有過這樣的事例。最后一次是1981年西班牙C53失蹤事件,但是當時在機上只有四個人。接近滿載的一家大型民航客機二百多人,在三十年內沒有這樣的事件。我們歷史上發生過很多的個例都是小型私人飛機、小型運動飛機或軍用飛機,它們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比如說應答通聯設備不夠完善,軍用飛機的任務有復雜性,個人飛機難以像定期航班這樣規范的管理。但是大型民航飛機尤其在現代一個通聯手段和管理手段都相對比較完善的狀態下,出現這種失蹤,馬來西亞MH370這次創造了一個先例。所以馬來西亞在聲明中表示這個工作絕對不會完結,它還會繼續推動搜索和打撈的工作。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