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航董事長車尚輪:空域資源緊張致航班常延誤
“由于空域資源緊張,航空時刻是一班難求,不是想增加就能增加的,經常造成航班延誤。”全國人大代表、廈門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車尚輪今年兩會上提出,我國大部分航路航線容量趨于飽和,既影響航班的正常運行,也難以滿足綠色低碳航空運行需求,嚴重制約了我國航空事業的發展。
我國現行的空域管理體制是在國務院、中央軍委統一領導下,依據國家法律法規,由軍民航按照職責分工實施分級管理。空域管理的目的是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前提下,統籌民用、軍用航空的需要和公眾利益,實現空域資源的合理、充分利用。
近年來,我國空域資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運行管理環境有所改善。“但是,隨著我國民用航空持續快速發展與軍事航空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航空運輸系統,飛行繁忙地區空域資源緊張狀況日益突出。” 車尚輪說。
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航路航線總長度約 14.8萬公里,約為俄羅斯的四分之一,但旅客運輸量超過其5倍,大部分航路航線容量趨于飽和,對民航飛行量的進一步增長形成制約。
車尚輪透露,“十三五”期間,我國旅客運輸量、貨郵運輸量和運輸總周轉量至少還會保持10% 左右的年均增長速度,民航空域資源緊張的問題將日益嚴峻。
“國務院、中央軍委己確定了我國空域管理體制改革分三步走的方案”,車尚輪說,但要最終實現國家對空域的統一管制的目標可謂任重而道遠。因此,建議加快空域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國家統一的空管體系,實現對空域資源最大化的利用。
車尚輪首先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中國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規定》等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基礎上,結合我國空管實際,盡快制定空域管理的相關法規和管理條例,確保有法可依,并科學劃設空域類別,合理規劃、修改航路(航線)。
“加快PNB等新技術的運用,逐步放松空域管制。”車尚輪說,采用新技術,可以實現更高精度的導航,提高運行效率。逐步放松空域管理方面的管制,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需求。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美媒:中企收購海外機場欲打造“中國游客中心”
- 下一篇:航空發動機結冰試驗系統獲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