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機場服務評價工作將于6月開始
中國民航將進一步完善民用機場服務質量評價體系,以此提升機場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滿足民航旅客和航空公司等各類機場用戶的需求。這是記者從3月19日在西安召開的提升機場服務工作座談會上了解到的。
此次座談會由中國民用機場協會、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和中國民航報社3家單位共同主辦,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會議介紹了2013年~2014年民用機場服務質量評價工作的開展情況,對服務工作表現突出的機場進行了表彰。
“接受服務質量評價本身對我們來說就是全面認識自身不足、學習提升服務能力的過程。”參會機場代表表示。在會上,來自全國各地機場的相關負責人、評審員代表和旅客代表等150余人就如何提升機場服務質量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首都機場、西安咸陽機場、廈門機場、福州機場、包頭機場、大慶機場等獲得服務質量優秀獎機場的代表介紹、交流了自身服務工作經驗。
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理事長夏興華表示,機場是旅客之家,服務是機場之本。他指出,進行機場服務質量評價是進一步提升機場安全保障能力的需要,是進一步提升機場服務水平的需要,是加強機場與旅客、機場與機場之間交流的需要,也是進一步完善機場服務評價標準,培育中國機場服務品牌的需要。2014年的機場服務質量評價突出了航班延誤后的服務、綠色機場建設等17項評價內容,評價采用發放問卷、專業評審員評審結合的方式進行,當年還對2013年部分接受評價的機場進行了回訪,敦促各機場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
中國消費者協會秘書長常宇在會上指出,近年來,我國民用機場不斷規范流程,完善設施設備,強化服務意識,服務質量和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消費者投訴明顯減少。他建議,民航機場要進一步強化信息公開制度,將航班延誤等信息第一時間送達給旅客;完善航班延誤賠償規則,對于民航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誤的,機場要積極協調航空公司進行賠償;不斷完善投訴受理機制,在規定期限對旅客投訴予以答復;不斷完善機場服務設施,提高設施利用率,努力實現機場智能化;動員社會力量,主動尋找自身不足,改進服務質量,減少旅客糾紛。
2013年~2014年,100多位專業調查員深入我國年旅客吞吐量超過500萬人次的全部33座機場以及其他17座有代表性的中小機場,對其服務質量進行了全面、科學的測評。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等16座機場獲得2013年~2014年民用機場服務質量評價服務質量優秀獎,上海浦東機場等10座機場獲得旅客滿意優秀獎。
記者了解到,2015年機場服務評價工作將于6月開始,對年旅客吞吐量5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不含過去2年接受評價的機場)開展,并將對去年接受評價的機場進行回訪。評價指標體系和工作機制將在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并體現科學性,以此促進我國機場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