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機師精神狀況難監控 或因怕丟工作隱瞞病情
綜合報道,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數據顯示,1983至2003年間有37宗以飛機自殺或企圖自殺的個案,當中38%涉及機師精神問題。
自德國之翼航班客機副機師盧比茨被揭或曾患抑郁癥后,引發人們對航空業監管機師精神狀況的關注。美國耶魯大學紐黑文精神疾病醫院醫療總監斯萊奇表示,有一半機師不會透露自己具有抑郁或焦慮癥狀。
國際民航組織(ICAO)要求機師定期接受身體檢查,包括精神評估。航空公司一般會在聘用時詳細檢查機師的精神狀況,但入職后的驗身會簡化,多名美國民航機師均透露,過去多次體檢均沒被問及精神狀況。
芬蘭航空專家沃里奧表示,精神狀況難以準確評估,政府部門或航空公司一般會向機師發問卷或提問,由他們自行評估,不過由于患抑郁或焦慮癥的人不能飛行,甚至會被吊銷飛行執照,機師很可能會隱瞞自己的病情。
報道稱,部分航空公司設有機制,允許機師向公司報告行為異常的同事,但機師密告可能存在同事之間關系變差的情況,因此少有人愿意舉報。即使機師被診斷出健康問題,由于各地檢查方式不互通,機師仍能到其他國家體檢并隱瞞病史。
不過德國之翼母公司漢莎航空的總裁施波爾表示,公司設有機制讓員工自行申報本身和同事的健康問題,毋須承擔后果,但仍無法阻止事件。
調查人員試圖找出盧比茨蓄意墜機的原因。飛行員和心理學家們警告稱,沒有萬無一失的方法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德國《圖片報》當地時間27日報道,盧比茨六年前曾因“嚴重抑郁”接受過精神治療。此次事故引發外界呼吁對飛行員采取更加嚴格的心理健康和壓力測試。
國際民航組織建議患有抑郁癥的人不應駕駛飛機。但該組織在《民用航空醫學手冊》中指出,對機組人員的心理測試“基本沒用”,無法可靠地預測心理問題。
有分析師和飛行員們指出,航空公司采取的措施或許不夠。
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索爾茨指出,人們擔憂如果上報自己的問題,可能會失去工作。
亞洲一家航空公司的機長稱:“他們詢問你的心理健康,以及可能影響心理的事情。但誰愿意承認可能導致執照被吊銷的事情?我不會。我需要我的工作。”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