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加快建高標準國際化航空樞紐
28日,《愿景與行動》在闡述“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時提及“強化上海、廣州等國際樞紐機場功能”。目前,廣州正加快編制臨空產業發展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在全球航空樞紐和空港經濟區中找標桿,加快建設高標準國際化的航空樞紐和空港經濟示范區。
此前,國家層面已就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作出定位。2012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著力把北京、上海、廣州機場建成功能完善、輻射全球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
在26日廣州市委、市政府主辦的“航空大都市經濟高峰論壇”上,廣州市副市長駱蔚峰介紹了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的發展近況。2014年,機場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5478萬人次,全國排名第2位,全球排名第11位;貨郵吞吐量145.7萬噸,全國排名第2位,全球排名第19位,擁有南航、深航、海航、聯邦快遞等基地客貨運航空公司,樞紐地位得到凸顯。
廣州高度重視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本月初,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到廣州空港經濟區調研指出,廣州具備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港、發展空港經濟的基礎和條件,牢牢把握國家大力促進民航業發展、實施自貿區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重要機遇,加快建設高標準國際化的航空樞紐和空港經濟示范區。建立工作臺賬,實施項目化管理,明確每一項工作的時間節點和責任人,扎實推進規劃優化、基礎設施建設、多式聯運體系構建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以及招商引資等工作,下大力氣引進一批帶動力強的優質項目。
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允春博士表示,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有一定可比性,吞吐量差不多。“它的定位是歐洲商業界的神經中樞,在近16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發展航空大都市,形成了航空物流、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時裝、金融等六大產業,廣州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應該借鑒這一發展思路,與全球產業鏈條銜接。”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