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機管局:三跑遲起一年多花70億
城規會昨日討論香港國際機場第三條跑道工程。機管局在會上重申,有必要興建三跑,并指若每遲一年興建,建造費至少上升70億元。機局管又稱,現時內地航班占香港機場總流量約23%至24%,即使三跑落成後,比率亦相若,高鐵亦只會與現時5%航點重復,相信高鐵發展對機場客運量影響不大。
蔡新榮:年底升降量達上限
機管局昨日到城規會介紹三跑項目,供城規會研究需否改變分區計劃大綱圖配合工程。機管局工程及資訊執行總監蔡新榮在會上表示,現時雙跑道系統已不能達到需求,今年底每小時升降量提升至68班,已屬上限,‘雖然升降量并非不可能高於68班,但運作上亦要預留空間,去應付航班延誤及不穩定天氣。’
他重申,三跑對香港發展非常重要,亦為經濟帶來效益及創造就業,有興建必要。他預計,即使三跑明年可順利展開填海計劃,到落成也需時8年,最快也要2023年才能投入服務。
馮永業:料內地航班僅占25%
會上有委員關注香港機場的內地航班比率,機管局企業發展執行總監馮永業表示,現時內地航班占香港機場總流量23%至24%,過去多年增幅亦輕微,預計2030年內地航班亦僅占25%,不存在將航空流量集中於內地航班。
面對內地以至本港均有高鐵項目,機管局指高鐵路線只與香港機場5%的航點重復,相信高鐵發展對機場客運量影響不大。
至於有委員提出,可否在機場島以外地點興建三跑,機管局稱完善的交通接駁為重要考慮,若日後需再擴展機場,才會考慮其他地點。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