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后的回歸:中國商務航空步入理性發展階段
當中國經濟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世界的目光,曾經因其“爆發式”增長而引發全球航空業矚目的中國商務航空正在隨著國家經濟的脈動,逐漸步入理性發展和布局的階段。
正在上海舉辦的2015亞洲商務航空大會和展覽會(ABASE)被業界視為觀察中國商務航空市場的“風向標”。全球主流商務航空制造商和供應商、運營商,中國政府主管部門、專業機構普遍對中國商務航空的未來發展趨勢保持信心。
“在滿足緊急、重要公商務活動和醫療救助飛行等需求方面,商務航空充分展現出靈活、便捷、高效的優勢,成為民航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在展會上說。
他說,中國民航局將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包括商務航空在內的通用航空發展,不斷深化配套改革,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努力營造良好的運營環境,促進通用航空快速健康發展。
中國民航局提供的資料顯示,中國商務航空呈現良好發展勢頭,截至2014年底,主營商務航空的企業有24家,實際運營的商務飛機達211架,全年飛行3.1萬小時,同比增長19%。
作為整個航空業市場化程度最高的領域,中國商務市場經歷過此前連續多年“爆發式增長”,從2013年開始呈現出機隊規模增長放緩。
“務實而迫切的商務飛行讓商務航空在中國也有著 剛性需求 。我對這個市場保持信心。”吳景奎說,商務航空在提升企業發展格局、帶動經濟發展中將發揮“一兩撥千金”的巨大能量。
他表示,相比于中國民眾迅速增長的民航出行,商務航空的服務對象雖然仍算小眾,但這是個能量不容小覷的群體:中國經濟發展和國際化進程中迅速崛起的企業和高端商務人士。他們的業務范圍、市場布局和交往伙伴都在從區域范圍擴展到海內外,對高效、靈活且具備一定私密性的出行需求顯得尤為迫切。
空中客車公務機市場總監大衛·韋盧皮萊說,經濟發展是推進公務機需求的最大驅動力,有活力的經濟帶動更為頻繁和更大范圍的商業活動。商務機因其靈活而高效的運行讓商務活動更有效率,為企業帶來更大利潤。
中國本土成長起來的商務航空企業也在以他們的方式順勢而為:中國最早的進入商務航空領域的企業——金鹿公務機在展會上推出打包的包機產品“金鹿公務小時卡”;華彬航空著力在中國推廣航空醫療救援,致力于讓普通人也能借助于醫療保險等保障享受到商務機緊急救助的福利。
“當市場熱潮走入冷靜,業界越來越回歸到商務航空的本質:方便商務出行的交通工具。公司特意在飛機上打出顯著的標識 耀萊通勤 ,乘客可以就把它當做專屬的出差 班車 。”耀萊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計興卓說。
這位“80后”的年輕創業者恰好是在中國商務航空“高潮降溫”的2013年進入這個行業的,購入兩架有著“空中法拉利之稱”的渦槳式“入門級”公務機渦槳商務機比亞喬180,用于兩小時以內航程的商務出行。
“今年以來,公司已經執行了56次飛行任務。企業客戶、高端商務人群如果能夠享受到靈活起降的包機服務,7個座位均攤下來的費用還低于民航客機頭等艙的機票,何樂而不為呢?”計興卓毫不諱言,“我們就是要打造中國的 空中面的 。”
“商務航空是航空運輸中最能體現出市場化定位的領域,政府和企業都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中國民航局通航處處長靳軍號說,政府作為管理者,要改善基礎設施環境,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出臺監管措施來保障安全運行推動市場健康發展;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就要找準自己有優勢的市場定位,統籌好優勢資源,做到安全運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今起首都機場實施24小時過境免辦邊檢手續
- 下一篇:中國通用航空企業同比增近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