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董鋪水庫“黑飛”事件追責“難產”
今年3月20日,一架“黑飛”的民用直升飛機墜入合肥董鋪水庫,造成一死一傷。事后,一處位于董鋪水庫旁的“黑飛”基地被曝光。令人吃驚的是,對于這處“黑飛”基地,相關部門竟然不知道。目前,事情已經過去將近兩個月,對各方的責任認定和追究到底怎么樣了?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追責有沒有進行?
城管:目前還沒處罰
在土地上違規建設黑飛基地,屬于城市違法建設,由城管部門予以查處。記者了解到,目前合肥城管部門對違建進行查處的依據主要是《安徽省城鄉規劃條例》《合肥市城市規劃管理辦法》《合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查處違法建設的決定》。
按照相關規定,違法建設必須在限期內自行拆除,并按照違法建設工程總造價的一定比例進行處罰。記者了解到,黑飛事件不久,合肥建投就自行將基地拆除。可是,因為自行拆除太快,城管還沒來得及調查取證,這給追罰帶來了難度。記者昨天從城管部門了解到,他們現在還沒有進行處罰。
建投:追責沒進展
黑飛基地所在土地屬于合肥建投看管。事件發生后,合肥建投也要求看管土地的保安公司開除了當事保安。不過,之后還有沒有更深層次的追查,合肥建投董秘陳女士昨天面對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的采訪時表示,目前還沒有什么進展。
而在事件發生后,合肥國資委也曾表態,不排除追究建投集團內部人員責任。不過,合肥市國資委組織宣教處負責人尹女士昨天面對記者采訪,也沒有透露目前有沒有追責進展。
調查報告在哪里?
民航安徽監管局:已交給應急辦
記者了解到,此次飛行事故由民航安徽監管局牽頭處理。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民航安徽監管局。該局航空安全辦公室的一名阮姓負責人告訴記者,4月上旬,已經將事故的調查報告上交到省政府應急辦以及民航華東管理局,“具體的責任認定及調查處罰結果由省政府相關部門征求意見后統一發布。”
針對此次“黑飛”事故,空管處的付處長告訴記者,根據《民航法》以及《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可對“黑飛”當事人李某某處以最高上限10萬元的行政處罰。
省政府應急辦:沒收到調查報告
不過,省政府應急辦的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并沒有收到這次事故的調查報告,由于沒有拿到報告,具體如何處罰尚未能定。“這次事故由民航安徽監管局牽頭處理,我們也將督促其盡快形成報告。”
對此,民航安徽監管局副局長唐漪解釋說,他們確實已經將調查報告上交到省政府,只不過由于事故的調查牽涉的部門太多,比如飛機是否走私要由海關來認定等,還要匯總其他廳局的意見形成報告一并上交到省政府相關部門處理。
“屬于民航這塊的處罰由民航華東管理局確定并宣布處罰結果,或者授權我們發布,但目前還沒有接到通知;屬于地方政府的處罰,由省政府來發布。”唐漪表示,具體何時公布還不能確定。
相關新聞
低空飛行規范即將出臺
“合肥董鋪水庫墜機”事件發生后,省政府召集合肥市政府、民航監管局、空管等相關部門就此次“黑飛”事件召開研討會,會上透露將盡快出臺相關細則規范通用航空低空飛行活動。昨天,記者了解到,由民航安徽監管局起草的關于規范通用航空低空飛行活動的相關細則(草案)已經在一周前提交到省政府辦公廳,預計將于近日出臺。
民航安徽監管局副局長唐漪告訴記者,細則內容主要包括加強對低空飛行的日常監督,厘清相關部門的職責;從源頭上管理非法飛行,“將來買賣航空器必須到民航安徽監管局備案,采用車輛銷售的管理模式,登記在案,否則一旦出事無從查起。”唐漪表示,“細則還規定,將來設舉報電話鼓勵個人對疑似黑飛行為進行舉報,一旦舉報查實,黑飛者將面臨1萬至10萬元的罰款。”
民航局要求嚴查“黑飛”
5月13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召開全行業航空安全電視電話會議,通報了近期發生的典型不安全事件。民航局副局長李健要求各地區管理局與地方、公安等相關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嚴厲查處“黑飛”活動,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從嚴從重處罰。綜合報道
短評
追責“黑飛”莫黃了
“黑飛”事件過去兩個月,我們現在知道的追責只是看管地塊的保安被開除。這看上去多少有些滑稽。
國務院定了的事,處長還在畫圈圈。一些部門的拖沓與程序化,讓李克強總理都不得不“吐槽”。
民航安徽監管局的人說,調查報告4月上旬就給了省政府應急辦;如今已是5月中旬,應急辦的相關負責人卻說,還沒看到報告。如果雙方都確認無誤的話,那報告只能是在去應急辦的路上。比照這個效率,追責“難產”也在情理之中。
一邊是太慢,一邊是太快。城管部門就抱怨拆違太快,難以估價,沒了處罰依據。可當初如果城管快一步呢?“黑飛”事件發生在3月22日,拆違發生在3月25日,這其中應該有時間讓城管部門對違建估價。
除了效率上的拖沓,恐怕還有人抱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態。合肥市國資委曾表態,不排除追究建投集團內部人員責任。這話說得模棱兩可,追責沒啥進展也就好理解了。
“黑飛”調查千頭萬緒,涉及部門也多,只盼部門之間莫推諉、莫扯皮,早日給公眾一個交待。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