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產大飛機延遲交付 波音空客瞄上中國市場新機會
這種信心主要來源于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有了足夠的金錢和時間出門旅行,以及商務人士跨區域出行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來源于潛在競爭對手中國商飛集團研發的首款國產大飛機C919動作過于遲緩。
圖片來源:CFP
盡管波音和空客對于航空業未來發展趨勢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但是他們卻都瞄準了共同的市場中國。
波音公司日前發布了年度《當前市場觀望》,預測全世界未來20年將需要價值5.6萬億美元的38050架新飛機,最新預測較去年的36770架增長了近3.5%。這一數據變化可以看作是對于中國民航市場不斷擴大的信心,以及對于中國本土商用飛機制造商動作遲緩的回應。
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將繼續引領全球未來20年的飛機交付總量,波音在報告中單獨寫道,波音預測未來20年中將有占總數約38%共計14330架飛機將銷往亞洲。
這種信心主要來源于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有了足夠的金錢和時間出門旅行,以及商務人士跨區域出行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來源于潛在競爭對手中國商飛集團研發的首款國產大飛機C919動作過于遲緩。
據路透社報道,這款客載量在150人左右的單通道噴氣飛機首飛將被再度延遲至2016年上半年。此外,首批飛機的交貨時間可能從原計劃的2018年推遲至最晚2020年。
中國商飛集團于2008年在上海成立,目前正在研發的C919已經收到超過430個訂單,大多為國內客戶。由于起步較晚,C919在國際上與波音和空客展開了全方位的較量,并充滿著挑戰。
與去年預測保持一致的是,單通道飛機市場繼續成為增長最快和規模最大的部分,這些飛機將成為全球民航機隊的主力,在全世界超過70%的航線上運載多達75%的乘客。該細分市場是由低成本航空公司和新興國家與地區的發展驅動的。
但是,盡管未來20年內交付的商業客機中有超過70%是可容納90-230座的單通道飛機,但是它們可以創造的營收卻不到預期飛機銷售總收入的一半5.6萬億美元。這是因為,相對于為國內與短途國際航線設計的飛機,可以執行洲際航線飛行任務的更大型雙通道飛機單價售價更高。
除了預測單通道飛機未來需求強勁意外,波音還上調了對于中小型寬體機的銷售額預期,其中就包括波音的夢想飛機787-8和787-9,以及空客于去年開始生產的雙引擎客機A350,這些飛機都是為國際遠程航線所設計,能夠容納200-400名乘客。
和去年的報告相比,空客下調了對于巨型寬體客機的需求,這其中就包括擁有4個發動機、可最高載客555名的空中巨無霸空客A380,以及世界上第一款寬體民用飛機波音747。波音在報告中表示,未來20年中售出的四引擎客機將只有540架,這個數字比一年前的620架進一步下調。
作為民用航空領域中僅有的兩家可以生產大型飛機的公司,空客和波音擁有主導行業走向的能力。但是在生產大飛機這件事上,兩家公司對于未來的航空業走向做出了完全不一樣的判斷。空客認為未來市場需要的是像A380這樣的巨無霸,而波音則篤信市場需要像波音787這樣的中型飛機。
作為全球最大的商用飛機,A380自發布以來就面臨各種問題,包括因為產能不足導致的延遲交付等等。截至5月1日,該型客機只生產了162架,遠遠低于外界所預估的、該機型收回巨額投資所需賣出的數量。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