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370,黑匣子還能找到嗎?

新華網北京8月7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法屬留尼汪島發現的殘骸基本被確認屬于馬航MH370。
法方宣布將加派力量在留尼汪地區搜索。
然而,大部分專家認為,一塊殘骸,甚至更多殘骸,仍難以給家屬和公眾交代飛機如何遇難的真像,解開MH370謎團的關鍵依然在黑匣子。
500多天過去了,黑匣子還能找到嗎?黑匣子能在留尼汪附近被找到嗎?如果找到,還能提供有用信息嗎?

(印度洋地區復雜的洋流。殘骸和黑匣子在洋流、海浪和風的作用下移動。一大塊殘骸浮出海面,風起到主要作用。懸浮或是沉在海中的殘骸則是聽命洋流的安排,洋流受海水溫度和濃度的影響。但海面的巨浪隨時可能“打沉”伸出海面的殘骸,并將其改道。)
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航空安全專家布雷思韋特在接受新華社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搜尋的核心目標還是要找到黑匣子,其中的數據才是解開所有謎題的關鍵。
航空業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一直在使用黑匣子。在大多數空難中,黑匣子能經受住爆炸解體、劇烈燃燒、入水浸泡等破壞。也曾出現過部分數據無法恢復的情況,但航空業基本認為黑匣子是“牢不可摧”的,最重要的線索還是在黑匣子里。
“駕駛艙語音記錄器”和“飛行數據記錄器”這兩個黑匣子(實為橘紅色)是能向調查人員提供最豐富信息的機載裝置。只有它們中的數據才能幫我們“情節再現”般分析細節,尋找證據線索,只有黑匣子才能告訴我們“僵尸飛行”、“人為破壞”等猜測哪個才是真相。
法方在留尼汪地區搜尋符合西澳大利亞大學研究人員此前建立的殘骸漂流模型。
根據這個模型,MH370的殘骸可能在18-24個月出現在下圖中的紅色區域,法屬留尼汪島就在紅色區域內。

早在今年3月8日,馬方公布的中期調查報告中透露,黑匣子中“飛行數據記錄器”上水下定位信號發射器的電池早在2012年12月就過期了,馬航沒有更換電池。報告說,盡管電池在過期后還能繼續工作,電池的效力可能不佳,這屬于“疏忽”所致。此外,“駕駛艙語音記錄器”的電池本來在去年6月過期,但馬航已經提前更換這塊電池。
然而,不管馬航換沒換這些電池,黑匣子的信號發射器到現在已經不再工作了。
找到黑匣子更多需要的是“運氣”。印度洋變幻莫測,MH370失蹤已有17個月,風向、洋流等因素的作用讓搜尋工作異常困難。
12下一頁 12下一頁

(澳大利亞西側印度洋海底地形圖)
印度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海洋,但它的東西跨度仍有7800公里,南北跨度為9600公里。澳大利亞方面目前的搜索面積為768萬平方公里。據計算,如果把MH370同機型的波音777-200飛機在里面排列,可以容納19.8億架飛機。
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加洛介紹說,印度洋本身就是強大的“稀釋劑”,可能讓殘骸漂向各個方向,而海底的地形更是復雜,海脊、火山、水下懸崖和山谷為下沉的殘骸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藏身之地”,利用聲學數據定位非常困難。
他認為,MH370的黑匣子最有可能沉在海底的某個地方,為了達到海底的深度定位黑匣子,搜尋人員要使用水下航行器,
但水下搜尋與水面搜尋相比更為緩慢,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留尼汪島附近的印度洋海底地形圖,紅色箭頭所指的為留尼汪島,圖上可見大面積隆起的海脊)
據新華國際客戶端統計,自1965年以來,有19架飛機的黑匣子至今都沒有找到,其中包括MH370的黑匣子。

(9·11事件中,在賓夕法尼亞州發現的一架飛機的飛行數據記錄器)
但在航空史上,也有過兩年之后,黑匣子和殘骸被找到的案例。
2009年,從里約飛往巴黎的法航447航班也遇到了類似問題。它的黑匣子在整整兩年之后被發現。在搜尋人員看來,這架空客的黑匣子被找到屬于幾乎不可能的奇跡,殘骸和黑匣子剛好陷在海底一片沙質的地區,保存完好。
1985年元旦,一架從巴拉圭亞松森飛往玻利維亞拉巴斯的波音727,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撞上玻利維亞第二高峰伊伊馬尼山。飛機的部分殘骸和乘客遺物在近20年后的2006年才被一位登山者偶然發現,因為那年氣溫較高,安第斯山脈冰川融化的情況比較嚴重,部分殘骸得以見天日。而飛機的主體殘骸及黑匣子至今下落不明,專家認為它們很可能被封在冰川中。

(2011年發現的法航447航班黑匣子,他們當時在海底已經泡了兩年之久)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