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骸難解開MH370所有謎團 找到墜機地點是關鍵
印度洋小島上發現的一小片機翼能成為調查人員解開最大航空謎團所需要的線索嗎?法國《費加羅報》6日稱,研究人員將進一步分析殘片所反映的信息,例如殘片是在什么狀況下脫離機身的,殘片在海中漂流的時間,殘片上附有的海洋生物有哪些、屬于哪個海域等等,這些對于解讀航班失事原因與地點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法新社稱,檢驗將揭示襟副翼如何與飛機分離,繼而揭示飛機如何墜入海洋。
《巴黎人報》稱,目前有許多疑問需要解決,什么原因導致飛機改變飛行航線?專家認為可能是機長或副機長蓄意所為,但沒有足夠證據支持這一假設。如果是劫機或是恐怖主義行動,一直沒有任何組織與個人宣稱負責。誰關閉了飛機追蹤系統?飛機又是在哪里失事?這些問題均需要進一步分析論證。
不過在多數分析人士看來,憑一小塊殘骸很難解決這些問題。美聯社6日稱,殘骸表明飛機墜入印度洋,但并不能指明墜機地點,因為追溯殘骸來自哪里有許多不確定因素。CNN援引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一名航空安全專家的話說,最新的鑒定是關鍵一步,但只是第一步,“這就像一個1000塊的拼圖,把其中一塊放在桌上說,‘圖是什么?’”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專家戴維·加洛說:“海洋是一個大擴散器,如果你從同一架飛機上將三件不同大小和形狀的物體同一時刻放入海洋,隨著時間的流逝,海洋會將它們分開,取決于它們被風或洋流推動,還是被兩者推動。”
“不太可能憑一塊殘片縮小目標范圍,因為時間太久了。”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專家陳大可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洋流的運動并不是那么有規律,不穩定性大。目前預報兩個星期的洋流是可以的,但要預報500多天的洋流根本不可能。同樣,往回倒推500多天也不可能。陳大可強調,在大范圍的海洋里搜尋東西極為困難,歷史上有些沉船知道大概位置,卻仍然長時間找不到。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