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將建器官轉運綠色通道
10月4日,無錫人民醫院移植團隊醫生遭南航拒登機事件(本報10月5日頭版“新華關注”《肺源空運遭拒 深航愛心支援》率先報道),成為“十一”長假的一大新聞熱點。記者昨日了解到,此事目前有了實質性進展。
10月6日晚,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向事件當事人——無錫市人民醫院肺移植中心主任陳靜瑜發來長達1500字的“器官移植運輸綠色通道保障方案”。
國家衛計委專門請陳靜瑜團隊征集移植界醫生對于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的意見,并正式啟動調研,準備起草相關建議書呈國家民航總局。兩部委是否能就開通民航器官綠色通道聯合出臺具有法律效力的部門規章,值得期待。
陳靜瑜告訴記者,目前向國家衛生計生委報建議方案、打算推動的器官轉運綠色通道包含兩個內涵,一是供體獲取團隊在事先報備并獲準后,到達機場后即可在機場與航空公司的專人協調下快速登機;二是在民航飛機誤點、流量控制排隊等待等現狀下,空管部門能遵循“生命優先、特事特辦”的人道主義精神,視情況緊急,確保供體獲取團隊乘坐的航班“優先起飛”。“在民航總局出臺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的相關文件前,南航將作出表率,制定各部門詳細的措施,全力支持我國的器官轉運事業,這也使我進一步看到曙光。”陳靜瑜說。
一面是拯救生命的寶貴生命器官在常規極限6小時內的路途運輸期內需要爭分奪秒,一面是民航關艙門后能否再度開啟艙門的安全和規則考量。兩者發生沖突,航空公司是否可以本著人道主義原則特事特辦,為器官轉運開辟綠色通道?此事的發酵中,網友也對此展開討論。
北京航空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起淮認為,陳靜瑜團隊希望在錯過登機時間后登機的訴求,鑒于特殊情況是正確的。在實踐中,遇到乘機人突發疾病或者需要緊急運輸物資,在關閉飛機艙門后,再次開啟飛機艙門允許他人登機、甚至完全取消航班的情況都出現過。這些處理都是合理的。
從事民航航班保障多年的張仲麟表示,作為樞紐機場每天有著十多萬的旅客流量,高峰時期有18萬,這么多旅客中特殊旅客在購票時會說明情況,相關單位也會根據情況來進行相應保障。從陳靜瑜團隊的情況看,柜臺的值班人員稱客務沒有通知,如情況屬實,那就是航空公司在處置中的銜接問題。
也有網友就此提議,移植團隊今后應該與航空公司或者機場建立專人聯系,以確保專人首問負責、協調到底、高效無誤。
新浪微博也為此發起“肺源轉運機場受阻,你覺得應該怎么辦”的網絡投票,截至記者發稿,已有6萬余人參與討論,其中,支持“特事特辦,應開通應急綠色通道”的支持者為97.2%。
“目前我國器官移植事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隨著心肺分配系統的上線,以及肝腎分配政策的調整,器官全國分配的幾率會越來越多,長途運輸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不讓捐獻器官耽誤在路上,能造福更多的病人。”陳靜瑜說,他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呼吁建立器官轉運綠色通道。民航總局今年7月對他的這份人大建議給予正式書面回復,也表態要加快與航空公司、機場等單位進行協商,研究建立快速登機通道等。這一切都表明,國家層面推動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的曙光已經出現。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