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航南航半年報:升值利好難敵國內業務下滑
8月27日,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3年上半年年度報告,稱營業收入達到458.58億元,同比下降3.58%,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1.19億元,同比上升7.31%,結束了連續兩年的利潤下滑趨勢。
而根據提前一天發布的南方航空半年報,南航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462.05億元,同比下跌4.2%,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2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2.74%。而這已經是南航連續第三年利潤下滑。
根據上述兩家的半年報,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帶來了匯兌收益增加,為企業的運營產生利好。但由于上半年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國航和南航的營業收入仍然受到影響。
但就上半年利潤,兩大航空業巨頭卻交出了完全不同的成績單。
國內業務同時下滑
根據國航的半年報,由于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上半年國航匯兌凈收益為11.19億元,而去年同期為匯兌損失3.41億元,僅匯兌一項就為國航增加收益14.60億元。
南航的報告也提到,報告期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現升值產生凈匯兌收益人民幣14.35億元,而去年同期匯兌一項則是虧損人民幣3億元,僅匯兌一項就為南航增加17.35億元。
上半年中國宏觀經濟的放緩,給兩家航企的收入都帶來了明顯影響。南航上半年國內業務收入為354.08億元,同比下降了6.19%,,減少23.35億元。而國航上半年國內業務收入為293.11億元,同比下降6.7%,減少21.05億元。相比之下,南航和國航的國際業務均有上升,同比增幅分別為5.05%和2.01%,但也不足以抵消國內業務的疲軟。
實際上,即使按照客運和貨運進行分類,兩家公司的業務依然呈現明顯下滑的態勢。在分析到下滑原因時,上述兩家都表示受到了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并認為上半年多條重要高鐵線路開通運營給客運業務也帶來沖擊。
燃油成本在航空公司運營成本中的地位仍然舉足輕重。半年報顯示,南航半年內航油成本為171.22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6%,而國航的航油成本為163.72億元,同比減少14.4億元,降幅8.09%。
但值得注意的是,南航提到上述下降7.6%中因“營改增”稅收政策影響減少了11.5%,意味著扣除“營改增”因素后并不存在燃油成本降低的利好。國航就表示:“還原為同口徑后,航油成本實際略有增長。”
綜合燃油成本,南航和國航的營業成本都出現小幅度上漲,分別為0.68%和0.37%。
南航國際化陣痛
綜合兩家年報,國航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1.19億元,同比上升7.31%,結束了連續兩年的利潤下滑趨勢。而南航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2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2.74%,已經是南航連續第三年利潤下滑。
在國內業務明顯下滑等行業因素之外,國際航線業務的收入對保證營收至關重要。南航國際、港澳臺業務總收入為98.35億元,而國航在大陸之外航線業務收入約為156.1億元。南航的上述收入僅約占主營業務收入的五分之一,而國航上述業務則占主營業務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事實上,南航在近兩年一直大力推動“廣州之路”這一國際航線中轉業務,以吸引“袋鼠航線(澳大利亞-歐洲)”的中轉乘客。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李曉津介紹,“袋鼠航線”20小時以上的航程使得乘客必須選擇中轉,但此前中轉地多為香港、新加坡和迪拜,近年來廣州在南航的推動下成為新的中轉地。
根據中國民航局的統計數據,南航近年來國際航線旅客人數不斷上升,早在去年十月就首次超過了國航。南航在今年的半年報中也表示,隨著廣州72小時落地簽的政策實施,“廣州之路”推行以來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上半年廣州第六航權中轉量同比增長41.5%。
但國際航線的開拓并未帶來利潤的增加。有券商研究分析師就認為,南航的低票價計劃拖累了這一進程。而且,盡管在大量航線上推出了低票價,南航上半年客座率卻小幅下滑至76.2%,而國航客座率上半年卻上升至81.11%。
李曉津還表示,南航引進A380等寬體機造成的成本壓力可能是導致盈利不足的重要因素。此前關于A380虧損的傳言已經出現多次,海通證券的研究報告就認為,之前南航大幅運力擴張積累的飛機訂單,尤其是寬體機訂單較多,而國內經濟基本面仍然比較脆弱,有效需求仍難以形成趨勢。
南航在2010-2012年國際航線運力增長超過25%,盡管今年上半年增速回落至10.9%,但由于此前訂單積累,上述海通證券報告預計隨著旺季來臨,南航3季度運力增速仍會超過13%。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