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業期MRJ成“救星” 對手強勁前景難明
據日媒報道,日本三菱飛機公司噴氣式支線客機“MRJ”本月11日實現首飛,日本航空業相關人士希望恢復國產客機項目的夙愿迎來重要時刻。
據悉,這是自1962年8月首飛的螺旋槳客機“YS-11”以來,時隔約半個世紀日本再次實施國產客機首飛,力爭讓凝聚日本技術實力、具備最先進性能的MRJ打入全球客機市場。日本從21世紀伊始啟動國產噴氣客機研發,歷時10年終于迎來了首飛階段。
日本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首飛
當地時間上午8點半左右,飛行員進入機艙。9點35分,MRJ起飛。在名古屋機場跑道附近,聚集了包括記者在內的約500名相關人士等。當MRJ滑行數百米亮相后,人們報之以歡呼與掌聲。據三菱飛機公司介紹,該機向太平洋方向飛行。
該客機全長35米左右,有約70至90個座位,比競爭對手的以往機型燃費減少20%左右。此次首飛將確認上升、下降和盤旋飛行等基本操作性能。要作為客機運行,需獲得日本國土交通省頒發的安全性證書。MRJ首飛后還將在日美兩國實施共計2500小時的正式飛行試驗。
消息稱,首批MRJ計劃在2017年4月6月向ANA控股集團交貨,此外還有來自美國航空公司等的訂單,合計有407架預訂。該機研發過程中曲折頗多,曾多次修改設計,5度延后研發日程。
日媒指出,飛機要求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和信賴度,有助于提高日本制造業的整體水平,對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零部件廠商的波及效應也十分巨大。人們或將進一步期待MRJ成為在家電領域競爭力已見頹勢的日本制造業的“救星”。
不過,三菱飛機瞄準的支線客機市場的競爭對手非常強勁。該市場基本被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和加拿大龐巴迪公司占領,新誕生的MRJ能獲得多少份額尚不可知。
據了解,MRJ迄今已經5次延后研發計劃,交貨期也比最初預定的晚了約4年。鑒于競爭對手也在研發性能進一步提高的先進飛機,形勢不允許MRJ再有拖延。
日媒還指出,如何完善全球銷售機制也是一大課題。日本螺旋槳客機“YS-11”曾因陷入巨虧而不得不被叫停,其原因就在于沒有掌握銷售技巧等。日本必須充分吸取YS-11的教訓,力促MRJ獲得成功。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