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去年大范圍持續霧霾直接影響入境游,外國游客同比下降
2014年全國大范圍持續的霧霾天氣對中國入境游產生直接影響,當年中國接待入境游客總量、接待入境過夜游客總量同比均有小幅下降。
11月1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入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15》中獲得了上述信息。
當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等主辦《中國入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15》(簡稱《入境游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入境游報告》指出,全球國際旅游持續復蘇,2014年全球入境旅游總人數首次超過11億人次,達到了11.38億人次,同比增長4.7%。其中,歐洲、亞太、美洲繼續保持國際三大旅游熱點地位。中國客源市場結構進入調整期,客源市場有升有降,整體降幅收窄。
據該報告透露,2014年,中國入境旅游市場保持平穩發展態勢,全年接待入境游客12849.83萬人次,同比下降0.45%;全年接待入境過夜游客5562.20萬人次,同比下降0.11%,市場規模總量位居世界第四,僅次于法國、美國和西班牙。
《入境游報告》指出,入境旅游的消費水平相對偏低,游客綜合滿意度處于“基本滿意”水平。2014年入境游客滿意度指數為73.97,處于“基本滿意”水平,比2013年下降1.49。2014年全國大范圍持續的霧霾天氣對入境游客滿意度產生直接影響。入境游客對空氣質量的敏感程度遠大于國內游客,霧霾天氣甚至被國際媒體列入全球旅游警告。此外,包括恐怖襲擊、航班失聯、文明行為、居民友好程度等旅游環境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年的入境游客滿意度提高和旅游發展質量提升。
該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入境旅游市場在波動變化的同時,外匯收入始終保持穩步增長態勢,綜合效益穩步提升。酒店、機票和旅行類服務在入境游客用卡消費總量中的占比僅為35%左右,依然存在較大的市場潛力。
該報告還指出,從市場規模來看,預計入境旅游總體規模將維持相對平穩態勢。受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地緣政治、國際市場競爭加劇、人民幣匯率波動、中國環境問題依然突出等多重因素的影響,預計入境旅游市場需求依然相對平穩。就政策環境而言,免簽退稅政策和72小時過境免簽拓展了入境旅游的發展空間。立足國家戰略視角,“一帶一路”將為入境旅游發展帶來新契機。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教授表示,對中國作為全球重要國際旅游目的地的前景依然充滿信心,并呼吁政府和業界為入境游客提供更好的旅行接待服務。
《中國入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15》由中國旅游研究院的專家團隊編寫,反映當前中國入境旅游發展的整體市場動態和行業關注熱點,從市場總體狀況、客源結構特征、全球國際旅游、客源地產出、地域特征與空間流向、入境旅游市場需求、入境游客消費行為特征等多重角度入手對2014年中國入境旅游進行了全面分析和深入解讀。該報告是自2012以來連續出版的第四本入境旅游研究年度報告。(來源:浦江頭條)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