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翔鳳”客機服役在即 但前路崎嶇
隨著中國第一架國產噴氣式客機ARJ21被成都航空(Chengdu Airlines)接收,這款支線飛機準備首次投入商業運營,時間較原計劃推遲了近10年,這凸顯出中國政府在促使國內航空業騰飛努力中所面臨的困難。
圖片來源: 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被冠以“翔鳳”稱號的首架ARJ21飛機周日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
中國地區航空公司成都航空周日接收了國企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Comac, 簡稱:中國商飛) 30架ARJ21飛機訂單中的第一架飛機。中國商飛在一份聲明中稱,被冠以“翔鳳”稱號的ARJ21將在三個月的試運行后開始服役。
根據中國商飛,ARJ21可搭載78-90名乘客,航空里程超過2,200公里。ARJ21飛機即“21世紀新一代支線噴氣機(Advanced Regional Jet for the 21st century)。中國商飛還稱此次交付是中國航空工業的一次重大突破。
中國官方最初設定2006年是ARJ21商飛的最后期限,但這一時間因飛機生產再三遇挫而被數次推遲。類似的難題還一直阻礙中國商飛開發更大型噴氣式客機C919的努力。經過多年的延期后,158-174座的C919機型于11月初終于下線。
中國政府認為,商用飛機項目事關國家聲望,因此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但首飛計劃一再拖延則凸顯出,中國商用飛機制造商在縮小與空中客車(Airbus Group SE)和波音公司(Boeing Co.)等西方航空巨頭的差距方面步履艱難。
蘭德公司(Rand Corp.)研究過中國航空業的經濟學家克蘭(Keith Crane)說,ARJ21是在浪費錢,它為接手該項目的中國商飛(Comac)提供了與西方供應商打交道的經驗,讓中國商飛了解了飛機認證等事宜,但跟項目的成本相比,這些益處不值一提。行業分析人士估計,ARJ21的研發成本達數十億美元。
中國商飛沒有回應就有關ARJ21研發和銷售狀況置評的請求。該公司在周日的聲明中表示,ARJ21項目讓中國航空業掌握了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建立了民機產業體系,為C919國?大型客機項目順利推進開辟了道路,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國航空部門官員此前透露,ARJ21的目錄價格為3,050萬美元,與很多競爭機型相比更為便宜,不過分析師表示,買家可能會獲得大幅折扣。尚不清楚ARJ21當前的目錄價格。
行業專家稱,在加拿大龐巴迪(Bombardier Inc. Cl A, BBD.A.T)和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 SA)占主導地位的支線飛機市場中,ARJ21面臨激烈的競爭,沖出國內市場的希望不大。俄羅斯Sukhoi Civil Aircraft Co.也生產支線飛機,而日本Mitsubishi Aircraft Corp.本月首航的70-90座飛機也將給ARJ21帶來挑戰。
ARJ21目前缺少美國和歐洲的認證,這意味著該機不能出口至或者飛往西方主要市場。美國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簡稱FAA)今年結束了對中國民航監管機構適航性評估能力的影子認證工作;業內人士表示,這一雙邊過程在行政和技術問題上充滿了分歧。
FAA稱,中國商飛正在開發一款ARJ21衍生機型,在設計上有所改變,以符合美國的標準。FAA表示,將與中國監管機構合作,針對ARJ21衍生機型、甚至可能包括C919機型的認證開辟一條路徑。
不過,中國商飛不用擔心對中國航空公司的銷售;國內航空公司的飛機購買為政府所掌控。周日交付的飛機是300多架ARJ21訂單中的首架,大部分訂單來自于國內航空公司和租賃公司。國內航空市場的蓬勃發展也有利于ARJ21的銷售:波音公司預計,中國商用飛機數量到2034年將增加近兩倍,超過7,200架,其中包括大約4,630架單通道飛機。
研究中國航空業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ihang University)教授高遠洋表示,ARJ21和C919走向國際化目前來看還不現實;中國商飛必須首先聚焦國內市場,在飛機的性能、維修和舒適性方面獲得航空公司和乘客的認可。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亞航空難報告:組件故障及飛行員操作失當導致
- 下一篇:“南航事件”考問急救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