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飛機觸動了誰的神經
據路透社消息,美國向世貿組織(WTO)提起申訴,指責中國對部分國產飛機的免稅政策對進口產品構成歧視。美方要求與中國在WTO就后者對中小型飛機征收的17%增值稅進行磋商。這只是整個流程的第一步,最終可能引發貿易制裁。
中國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就此表示,中方已經收到美方提出的磋商請求。
該負責人表示,中方一貫尊重世貿規則,也堅持以符合世貿規則的方式促進航空制造業發展,中方對美方就此提出的磋商請求表示遺憾,將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予以處理。
向中國飛機發難
美國貿易代表邁克爾·弗羅曼(MichaelFroman)表示,中國對空載重量在25噸以下的進口飛機征收一項17%的增值稅,而對ARJ21等國產飛機則予以免稅。
弗羅曼認為:“中國的稅收政策對美國航空工業的工人和企業造成了損害,這種損害影響到所有規模的企業,從零部件供應商到中小型飛機生產商。”他還指責中國不公布免稅名單,明顯違反了WTO的透明原則。
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馮雪薇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國對國產飛機免收增值稅,美方認為違反了GATT3.2,3.4國民待遇條款和透明度條款10.1。“值得注意的是,歐美國家對中國的政策措施是否符合WTO義務一直有嚴密的監督,不見得是針對飛機行業,不論認為哪個領域的措施存在違約的可能,他們都會提出問題。”
馮雪薇指出,“飛機領域比較容易發現問題,因為各個國家都對飛機的生產銷售提供不同形式的補貼,他們的補貼措施也都在WTO成為被訴對象,波音、空客等也都曾啟動過飛機補貼案。”
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徐錚進一步向記者透露,美方之所以在飛機領域提起此次申訴,推測同習近平主席今年9月訪美時同波音達成在中國合資興建波音737客機的“完工中心”一事有關。當時,美國當地工會就表明,只要此舉導致美國就業崗位流失,工會必將抗爭反對。可以想見美方此次提出該指控同工會的推動不無關系。
美方勞資矛盾轉嫁中國
美國一貿易官員稱,該國在過去3年中向中國出口的中小型飛機價值超過5億美元。該官員同時認為,中國對國內制造商免稅的政策也沖擊到了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以及加拿大龐巴迪(Bombardier)等其他飛機制造商所使用的美制零部件的出口。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中國進入大型乘用機的廣闊市場,美國也在緊盯中國的一舉一動。
徐錚對此分析認為,美國國內的跨國企業會從全球角度來布局其生產。從成本角度出發,他們將高利潤的產品留在美國本土生產,而將低利潤的產品生產或生產步驟放到世界其他成本較為低廉的地區。這樣的做法必然導致美國國內有部分工人因這樣的產業調整而失業。這實際上是美國國內資方同勞方之間的矛盾。但由于美國的工會是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政府,特別是目前民主黨政府的態度,從而使其可以不斷對中國產品采取貿易限制措施。“此類貿易爭端案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美國國內政治的考量,無非是想將國內的失業率壓力轉嫁給中國。”
有預測認為,中國經濟規模將在2030年趕上或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提出“重返亞太”的主要考慮之一就是在亞太地區制衡中國。中美貿易摩擦近年不斷上升的勢頭反映出美國在爭取得到中國經濟發展紅利的同時,希望通過規則修改、機制重構等多種手段延緩中國崛起的步伐。“這一次我們如何應對,政府會評估這幾項措施的價值作用以及被訴后的情況,通盤考慮后作出決定。即使引發貿易制裁,制裁的金額限于對方受到損害的程度,也需要進行經濟計算和仲裁后決定。具體報復措施可以在整個貨物貿易領域進行,不限于飛機行業,但是整體報復水平不能超過對方受損害的水平。”馮雪薇表示。
徐錚對記者強調:“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目前在世貿組織框架下從未受到過制裁。我們相信中國政府會根據WTO規則妥善應對此次爭端解決案件。從目前情況看,此案不會對國產飛機在短期內產生嚴重負面影響。”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廣州將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
- 下一篇:BBC記者乘飛機航拍南海島礁 被中國海軍驅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