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打造進出京第二空中通道 京津機場“雙樞紐”協同發展
京津冀三地的機場將走一條差異化發展的道路:首都國際機場打造面向全球的國際大型航空樞紐,天津國際機場則定位區域樞紐機場和國際航空物流中心……這是日前民航協同發展天津機場推進會上傳遞出的最新信號。明年,天津在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中將繼續深化三地機場航線網絡布局研究,打造進出北京第二空中通道。
北京疏解的運量天津來承接
疏解非首都功能,對于民航系統而言,主要體現在疏解首都機場的功能,讓天津和河北來承接北京的“溢出”航班。三地民航在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和定位是什么?
“從現在來看,京津兩地機場的定位已經非常清楚。首都機場將作為面向全球的國際大型航空樞紐,而天津機場則定位區域樞紐機場和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對于天津機場來說,第一個定位是一種綜合定位,第二個則是從貨運和航空物流上來布局。”首都機場集團副總經理、天津機場總經理閻欣說。
這種多機場協同發展的模式,在巴黎、倫敦已有先例,其核心是各機場差異化定位,適度錯位經營。“以巴黎為例,大巴黎機場群有30余個機場。戴高樂機場主要運營國際航線與洲際長航線;奧利機場主營國內航線、非洲和加勒比航線以及低成本航空;布爾歇機場是歐洲最大的公務機機場;而其他小機場則主要是小型公務機場。” 民航華北局黨委書記王瑞萍介紹,各個機場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條件,與區域內其他機場適度錯位經營,才能有效地避免過度競爭,更好地發揮機場之間的相互支撐作用。
18萬人空鐵聯運往返京津
實現京津冀民航的協同發展,需要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系統,廣闊的市場需求和積極的政策支持。
2014年12月16日,“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天津機場啟動會”召開,會上發布的《關于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的意見》,與2015年1月9日下發的《京津冀機場航線航班網絡優化實施辦法》一起,成為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工作啟動的標志。
在疏解過程中,首都機場實行“三不增三引導”,即不增貨運包機、不增國內客運加班、不增國內貨運正班,引導機型由小改大、引導航線由支線改干線、引導航程由短改長。同時,為承接北京的溢出運量,天津、石家莊機場則全面放開國內航線準入,做好航線航班的疏導和優化。“2015年天津機場共增加了80多條國內航線,17條國際航線。與國內機場平均10%的增長率比較,我們的年增長率是19%,這樣的增長規模是相當大的。從運量上看,2015年天津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將突破1400萬人次,增長18.5%左右。”閻欣說。
打造進出北京的第二空中通道,不斷優化“空鐵聯運”服務,也是天津機場在協同發展中的突破點。越來越多的旅客選擇乘坐京津城際高鐵換乘天津地鐵2號線,從天津機場進出北京。“這部分旅客的年報銷人數已經超過18萬人次。但還有很大一部分‘空鐵聯運’的旅客沒有使用報銷,因此實際數據遠遠大于18萬。”閻欣說。
進一步試點空陸聯運一票通
目前,天津機場空鐵聯運車票報銷服務已經擴展到河北唐山、滄州等地。截至2015年年底,天津機場共建成城市候機樓20座,輻射京津冀遼魯五省市。天津機場還在首都機場設立了北京營銷中心。
“天津機場在北京的異地候機樓除了北京南站,就只有八王墳。這是遠遠不夠的。鐵路只有固定的幾條線,還是要依靠公路來實現路網的覆蓋。”閻欣表示,還要完善“空鐵聯運”“客運聯程”中的各方面服務,比如擴大車票報銷范圍。
2016年,天津機場還將開通更多的航班航線。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劉鋒介紹,民航局將支持增開和加密天津機場航班航線,包括國內旅游城市、港澳臺和周邊國家的航線,還包括全球貨運航線。“我們鼓勵新投入使用的機場開通天津的航線,通過天津來實現進出北京的愿望。還將繼續協調有關企業和政府部門,比如發改委和鐵路總公司,以京津冀為試點,推動空陸聯運一票通模式。”他表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