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中國民航安全運送旅客18億人次
記者從2016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暨航空安全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二五”期間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達3457.5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為18億人次、貨郵運輸量達2887.6萬噸,年均分別增長9.6%、10.4%和2.3%。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民航業堅持持續安全理念,安全工作注重常態化,安全法規體系、隊伍管理體系、安全責任體系等進一步健全,安全管理取得了長效益。五年來,中國民航安全水平大幅提升,實現運輸飛行3480萬小時,比“十一五”期間增加70.9%,未發生運輸航空事故。億客公里死亡人數十年滾動值從“十一五”末的0.009降至目前的0.001,降幅達89%;運輸航空百萬架次重大事故率十年滾動值從“十一五”末的0.19降至目前的0.04,降幅達79%;運輸航空百萬小時重大事故率十年滾動值為0.02,億客公里死亡人數十年滾動值為0.001,均遠遠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
在確保航空安全的同時,民航業實現持續快速發展,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增強,帶動作用日益凸顯。2012年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標志著發展民航業上升為國家戰略。5年來,民航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努力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航空運輸互聯互通,探索促進長江經濟帶機場群建設。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和貨郵運輸量年均增長9.6%、10.4%和2.3%,通用航空業務量年均增長14.8%,全行業保持連續盈利,實現利潤總額1800億元左右,是“十一五”時期的3.14倍;航空運輸規模穩居全球第二,民航旅客周轉量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比重已達22.8%,比“十一五”末上升8.3個百分點。
航班正常一直是近年來中國民航狠抓不懈的一項工作。“十二五”期間,在航班量快速增長的情況下,中國民航積極開展挖潛增效,大力擴容增效,完成京昆、廣蘭、京廣大通道建設,開展大型機場保障能力評估,推進協同決策系統建設,開展航班延誤專項治理,服務標準、流程、設施、產品和消費者投訴機制進一步完善,服務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據統計,5年來中國民航的航班正常率平均為71.77%。
“十二五”期間,中國民航更加注重加強基礎建設。據統計,五年來全行業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7100億元;機隊規模由2607架增至4511架,運輸和通用飛機分別凈增1048架和856架,達到2645架和1866架,同比分別增長65.6%和84.8%;運輸航空企業由45家增至54家,凈增9家;通用航空企業由111家增至278家,凈增167家;運輸機場由175個增至206個,凈增31個,旅客吞吐量三千萬級機場由4個增至8個,千萬級機場由16個增至25個,新建支線機場40個。
與此同時,五年來中國民航大力推進科教創新,行業發展更有后勁。主要表現在:組織“中國民航協同空管技術綜合應用示范”等重大科研項目攻關;組織開展C919等國產航空產品適航審定,ARJ21正式交付客戶;新一代旅客服務系統建設項目取得重大進展;打造航材共享信息平臺;完成首次航空生物燃料載客飛行;基于性能導航(PBN)、平視顯示器(HUD)等新技術應用取得較大進展。
在國際交流方面,“十二五”期間中國民航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國際市場空間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五年來我國國際航空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年均分別增長8.7%、16.9%,與我國簽署航空運輸協定的國家增至118個,國際航線增至663條,通航56個國家和地區的138個城市,我國推薦的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人選成功當選。
除此之外,五年來中國民航還全面加強了黨的建設,切實轉變政府職能,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正在形成。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明年4月復飛 已更換電池
- 下一篇:2016年民航工作六大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