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架國產新支線客機ARJ21下月底開啟“處女航”
攝影 謝明剛
2015年最后一天,記者走進成都航空,見到的仍是一片繁忙景象,在成功迎接了首架國產新支線客機“阿嬌”后,又開始忙著籌備運營事宜了。2月底,市民就可以乘坐我國自行設計制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首架“阿嬌”翱翔藍天了。今天,咱們就先聽聽“阿嬌”嫁到成都的姻緣故事。
新聞回放
“戀愛”13年
“阿嬌”終嫁成都
2015年11月29日下午1時過,迎著冬日的暖陽,“阿嬌”從上海飛行3個多小時后,平穩降落至雙流國際機場。成都造的機頭、身披金色太陽神鳥標志,著紅白相間的嶄新禮服,“阿嬌”正式落戶成都。成都航空成為全球首家國產新支線客機ARJ21—700運營商。
這是繼2015年11月2日國產C919大型客機總裝下線后,我國航空工業又一重大突破,標志著國內航線將首次擁有自己的噴氣式支線客機,也標志著我國走完了噴氣式支線客機設計、試制、試驗、試飛、取證、生產、交付全過程,具備了噴氣式支線客機的研制能力和適航審定。
ARJ21新支線飛機是我國首次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短程新型渦扇支線飛機,包括基本型、貨運型和公務機型等系列型號,座級 78—90 座,航程 2225—3700 公里,主要用于滿足從中心城市向周邊中小城市輻射型航線的使用要求。
通過 ARJ21—700飛機研制,我國也初步探索了一條“自主研制、國際合作、國際標準”的民機技術路線。同時,構建了民機技術創新體系,建立了民機產業體系,提升了我國產業配套能級,培育鍛煉了一大批具有國際視野的民機領軍人物和人才隊伍,為國產C919大型客機項目順利推進開辟了道路,創造了有利條件。
自2002年立項,到正式交付,“阿嬌”一路走來,從孕育到出生成長,都與成都緊密相連。其中,該新支線客機的“頭部”—機頭為成都造,2006年底成都造的機頭對合成功并交付首架;成都航空為國產民機示范運營而生,自2010年成立以來,圍繞安全、資金、運行保障、市場航線準備以及品牌推廣等方面,制定了18項專項保障方案,并為ARJ21飛機運行儲備特業人員,已有飛行人員、航務人員、機務人員、乘務人員200余人次接受培訓并取得相應資質。
“阿嬌”的性格歸納起來有“四性”:舒適性、經濟性、適應性、共同性,舒適性能與150座先進干線客機媲美,經濟性低于競爭飛機機型的直接使用成本和全壽命成本,共同性可以媲美150座主力干線飛機的性能和使用特性,適應性則是指適應中國西部高原高溫機場起降和復雜航路越障為目標的營運要求。
見證者講述
2015年的最后一天,龔江仍然忙碌不已。自2010年成都航空專門成立國產民機項目部,成都航空運行總監龔江兼任國產民機項目部總經理。這些年來,他與公司其他同事一起,為迎娶“阿嬌”而忙碌不停,也親歷見證了首架國產新支線客機ARJ21—700落戶成都的歷程。
2月28日開啟“處女航”
“阿嬌”從蓉起飛 首航長沙上海
迎娶“阿嬌” 親自簽派航班放行單
“阿嬌”,是成都航空對國產新支線客機ARJ21—700的昵稱。2015年11月29日,這一天龔江的內心激動澎湃,“只有親歷者才能深深體會到”。這一天,全國人民期盼了十多年,由我國自行設計制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阿嬌”,正式揭開神秘面紗,嫁到成都航空。
“早上7點45分,航前準備會準時召開。起飛機場、起飛備降場、航路機場、航路備降場、目的地機場、目的地備降場,氣象、載重、油量……這次航前準備會,除了參會人數多了些之外,似乎跟平日里沒什么不同。但是,置身其間,從大家繃直了的坐姿、高度專注的神態、低聲明快的話語間,我能明顯地感受到大家看似平靜的面容下緊張而興奮的心情。畢竟,這次航前準備會,我們期盼了五年,也準備了五年。”龔江至今還清晰記得在上海舉行交付儀式上的每一個場景,他說這樣的場景讓他永生難忘。
這一天上午8時,成都航空副總、責任機長張放和龔江共同在簽派放行單上簽字,正式放行由“阿嬌”執飛的錦繡3321航班。“在這一重大歷史時刻,我有幸與公司副總、責任機長張放一起簽派航班放行單,當時激動的內心只有親歷者才能深深體會到。”龔江回憶起當時的交付情景,仍難抑激動而興奮的表情。
2015年11月29日下午1時過,“阿嬌”載著“娘家人”和“婆家人”平穩降落至雙流國際機場。“成都航空是全球首家ARJ21—700客機運營商。”龔江稱,“阿嬌”順利成功交付是我國航空工業又一重大突破,這標志著國內航線將首次擁有自己的噴氣式支線客機,更標志著我國具備了噴氣式支線客機的研制能力和適航審定能力,構建了民機技術創新體系和民機產業體系。
試飛5000多個小時 為試飛時間最長客機
2010年,成都航空專門成立了國產民機項目部,從此開始為迎娶“阿嬌”而進行籌備。“在航空公司成立這樣的項目部,這在全球民航業都是比較少見的,就是為了與中國商飛很好地對接,做好接收飛機的各項相關準備工作。這5年來付出比較多,但是非常值得的。”龔江說,從2010年開始成都航空就開啟了接收國產飛機生產線、試飛線、接收準備的“三線”同步運營。
自2011年5月起,成都航空挑選業務骨干組成工作組入駐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廠,執行對ARJ21飛機105—107號機的監造工作,并于2014年開展了108—109號機監造工作。由于ARJ21飛機的監造工作有別于以往成熟機型、成熟系統、成熟制造商的飛機交付,為此成都航空同中國商飛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來建立和規范ARJ21飛機的交付制度和系統。
“最開始設計的‘阿嬌’艙內過道有臺階,大家為此反復進行了多次論證,最終出于安全考慮取消所有臺階,通道地板高度都是一樣的平。”龔江稱,另外,考慮到中國旅客出行攜帶行李較多的特點,最初設計的行李艙非常大,但是行李艙擴大了,卻縮小了艙頂與座位之間的距離,在飛機遇到氣流顛簸時就容易造成旅客頭部與行李艙發生碰撞,因此,經過反復多次論證試驗后,對行李艙設計進行了優化,在讓行李艙盡量“大肚”同時,使艙頂與座位之間有足夠安全的距離。
龔江表示,成都航空與國產飛機制造商保持密切聯系和溝通,是國產新支線客機研制的延伸單位,深度介入飛機設計研發、生產監造和試飛取證過程,圍繞安全、舒適等提出了127項建議、96條關鍵性問題,通過逐項逐條論證和完善優化,確保“阿嬌”更加完美,顏值更高,“我們完全有信心讓‘阿嬌’成為旅客值得信任的精品交通工具”。
2014年12月30日,國產新支線客機ARJ21—700正式拿到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試飛了5000多個小時,ARJ21經歷的試航取證時間超過波音787,成為世界上試飛時間最長的一款飛機。2014年年初,ARJ21從西安出發飛往加拿大進行自然結冰試驗,全程飛越亞美歐三大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兩大洋,完成了北半球自東向西、總航程3萬公里的環球飛行,沿途共經停10個國家的18個機場,經受住暴風雪、吹雪、大側風和風切變等惡劣氣象環境考驗。
“‘阿嬌’把可能的危險試了個遍,都逐個地完成了挑戰,經受住了考驗,為我國C919國產大飛機走向市場積累了寶貴經驗。”龔江說。
首飛長沙和上海 “阿嬌”下月底正式示范運營
然而,“阿嬌”的實際運營與接收準備相比,任務更重,挑戰更多。
“運營ARJ21飛機是成都航空的寶貴機遇。”龔江稱,前不久,公司股東會、董事會批準了公司“十三五”規劃,對未來五年的發展做了宏觀布局,描繪了公司未來五年發展的宏偉藍圖,將以ARJ21飛機為龍頭,在已開展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提升發展速度,實現規模與效益的雙豐收,把成都航空建設成為知名的航空運輸企業。而作為成都航空的一名員工,以能夠示范運營國產民機為榮,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目前,龔江與公司其他同事一起,正忙碌著首架國產新支線客機即將投入正式運營的事宜。ARJ21—700支線客機在示范運營初期以成都為基地,以點對點的模式進行航線編排。為了能更好地讓“阿嬌”在示范運營期內將各種性能完美地展示出來,運營初期將主要選擇國內政治、經濟影響力大的城市,以提升機型的品牌效應。進入成熟期后,在符合飛機性能的前提下,將緊密圍繞飛機的設計初衷和品牌目標來設計編排支線、高高原、旅游航線,從航線上體現“阿嬌”的良好性能。
“預計今年2月28日,‘阿嬌’就將從成都起飛,開啟她的商業運營航班‘處女航’。”據龔江介紹,目前已確定“阿嬌”首飛航線為成都—長沙—上海虹橋,將于2月28日首航,而原計劃的首條航線是從成都飛往中國首都—北京,但由于北京機場時刻資源緊張,力爭第二條航線從成都飛往北京。
成都航空一共訂購了30架ARJ21客機,首架客機已成功交付和接收,首批余下的4架客機將在今年內陸續交付,其余的25架則在未來的5—6年內完成交付。除了至北京、上海航線,成都航空還已確定成都至深圳、南京、西安、貴陽、武漢另外5條熱門航線,作為首批5架國產新支線客機的示范運營航線。
飛躍十三五
今年內還將有
4架“阿嬌”落戶成都
一架飛機落地,一個產業起飛。
首架ARJ21落戶成都,對于中國內地“航空第四城”來說,無疑是讓航空產業鏈再添“虎翼”。成都航空董事長莊浩剛稱,國產新支線客機以成都為基地示范運營,是國家民機產業鏈的重要一環,而成都擁有航空產業鏈優勢,此次國產新支線客機率先落戶成都,成都航空成為全球首家運營商,對推動成都航空產業鏈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中國商飛成都基建項目部,幾乎占據一間屋子的規劃沙盤上清晰地標注著國產民機在成都的各大運營保障服務項目。中國商飛投資20億元,在成都打造民機示范產業園,涵蓋維修機庫、特種車庫、油化庫、航材庫、生產指揮中心、運營管理中心等。打造民機示范產業園,目的是提升中國商飛公司客戶服務能力,保障我國自主研制的ARJ21—700飛機運營。
成都航空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ARJ21—700的直接使用成本和全壽命成本低于其他支線機型,加之就近購機優勢,成都航空的運營成本將低于同等的國外機型。成都航空在示范運營初期以ARJ21機型推廣為主要目標,針對不同的航線市場擬定多種營銷方案,主抓客座率,達到成功示范運營的目的。
成都航空將ARJ21-700飛機的執飛航線,與企業戰略轉型即“復合型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定位結合起來,擴大新機型影響力。待新支線客機運營一段時間后,機隊規模不斷增大,性能逐步提升,成本將逐漸降低,將用較低廉的票價吸引和迎合支線機場的旅客,擴大新支線客機在二三級城市的影響力,并以此輻射國內重點、熱點城市,為提升品牌和開辟國際市場做鋪墊。
成都航空共訂購了30架ARJ21—700型飛機。今年內,還將有4架“阿嬌”交付給成都航空,而另外25架計劃于5—6年內完成交付使用。目前,成都航空已擬定“阿嬌”于今年2月28日首航,率先飛行成都—長沙—上海虹橋航線。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