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航競爭過度怎么辦:看民航局馮正霖有啥招
2015年12月30日,民航局新任黨組書記馮正霖在述職會上首次亮相,正面回答了社會輿論所關注的民航發展中的焦點和熱點問題。
就在此前兩天,中共中央組織部正式宣布59歲的馮正霖接替李家祥擔任民航局黨組書記。這位一直在交通運輸部工作的新任書記空降的消息一出,業內多少感到一些意外,與此同時,也向新任書記拋出了民航業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下,民航業反腐正值高潮,航權時刻等資源亟待更加透明的分配機制。在前任書記李家祥提升安全管理的基礎上,馮正霖在改革方面被寄予厚望,尤其是其交通部的從業背景,如何推動大交通的整合。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綦琦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馮正霖的上任或許是大交通整合的必然,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是他沒有民航從業的背景,而情理之中是他作為交通部副部長兼任民航局書記也是合情合理的。未來在抓住安全的同時,如何推進市場化的改革值得期待。”
目前,中組部僅對民航局黨組書記進行了任命,民航局局長一職依然為李家祥擔任。
一位東航內部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如無意外,馮正霖將接任局長一職。
與民航交集較少
馮正霖于1957年9月出生,陜西延川人,大學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自1995年起,先后在交通部公路局、工程管理司工作,至今已有20年之久。
1995年5月,馮正霖擔任交通部公路管理司助理巡視員。此后,馮正霖便歷任交通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交通部公路司司長、交通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交通運輸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
從工作履歷來看,馮正霖與民航業的交集較少。相比之下,他的兩位前任可謂有著豐富的民航從業背景。2002年履任民航局局長、黨委書記的楊元元,曾擔任南航副總裁、黨委常委;而2007年履任的李家祥則曾在國航任職長達7年之久。
從2007年12月入主民航局,到2015年12月,李家祥帶領中國民航走過了8年春秋。這位空軍出身的前舵主將軍隊治理策略融入管理中,做事雷厲風行、作風強硬,緊抓安全是李家祥身上突出的標簽。
資深民航專家王疆民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安全是民航業的頭等大事,李家祥在位期間,安全方面一直抓得很好,這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了。”
事實上,李家祥的任期理應在2014年底結束,此后屬于延期任用狀態。一年多以來,民航業界對其接任者一直有著諸多猜測,包括東航集團總經理、東航股份董事長劉紹勇,民航局副局長、黨委委員李健,以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黨組成員王昌順等民航業內人士。因此,業內對于馮正霖的空降多少有些意外。
馮正霖與李家祥的風格不同。據報道,多位與馮正霖接觸過的政府和央企相關領導透露,馮為人比較隨和實在。外界也因其交通運輸部的從業背景,而寄予馮正霖推進整合大交通的厚望。
諸多問題待解
馮正霖空降的消息一出,業內便對這位沒有民航從業背景的新任書記提出了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反腐、航權時刻資源分配等。
2015年下半年,中紀委巡視組對民航局進行專項巡視。巡視結果顯示,民航局主要存在突擊提拔干部、航線航班時刻權力尋租、航材采購腐敗等方面的問題。
此外,中央巡視組同時也對交通運輸部、中國商飛、中航工業、東航集團、中航集團的巡視情況進行了反饋。巡視期間,巡視組收到一些反映領導干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有關部門處理。
2015年是民航系統反腐最為強烈的一年。這一年,民航業多位業內人士因涉嫌違紀接受組織調查,包括航空公司、機場、空管、管理局等。其中民航局空管局局長助理劉德華、首都機場總經理史博利、南航集團總經理、南航股份董事長司獻民、民航局副局長周來振等先后被查。
作為中紀委反腐的重災區,民航系統如何進一步減少尋租腐敗現象,是新任局長面臨的重要挑戰。而建立更加公開透明的航線航班審批機制,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進一步簡政放權是減少腐敗現象的重要手段。
而隨著運力和需求的日益增長,基礎設施和人員狀況不匹配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航班準點率不穩定一直廣為乘客詬病,如何改善這一狀況,也期待新任書記的更多關注。此外,低空的實質開放、飛機引進、飛行員培訓、機票價格制定等方面的監管能否進一步放松也是輿論的關注點。
對于上述問題,馮正霖在述職會議上作出了回答。他強調,在新一年民航工作中要堅持不懈、毫不動搖地抓好航空安全,堅定不移地推進實現民航強國戰略,切實提高航空服務質量,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政治生態。
對于社會輿論對民航發展中的焦點和熱點問題,馮正霖表示,應該正視,認真研究,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無論在發展中遇到什么問題,需要解決什么問題,民航工作都要堅持飛行安全的底線、廉政安全的底線、真情服務的底線。在堅持三個底線的基礎上看待和分析哪些問題是要立即解決的,哪些問題是要創造條件解決的,哪些問題是要根據民航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有計劃分步驟推進解決的。
2015年12月31日,馮正霖赴北京區域管制中心調研,其間再次強調了始終堅持飛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務三個底線。同日,馮正霖視察了首都機場運行控制中心,并先后來到首都機場的3座航站樓,迎接2015年度中國民航最后一天的多個航班機組人員的平安歸來,并致以慰問。
據統計,2015年,民航全行業安全形勢平穩,保持較快發展速度,預計實現運輸飛行846萬小時、362萬架次,同比分別增長10.8%和7.4%。預計完成旅客運輸量4.4億人次,貨郵運輸量630萬噸,分別同比增長11.4%和6%。
或促大部制改革
從2015年4月開始,有傳言稱國資委在考慮對三大航進行調整,引起了市場關注。10月,國航與南航合并的消息再次傳起。隨后,國航與南航雙方紛紛表態,否認合并傳聞。
事實上,三大航本身是航企整合的產物,而前任書記李家祥也曾經鼓勵中國的航空公司聯合重組。
2007年,在國外航企紛紛涌入國內航運市場的大背景下,時任國航董事長的李家祥提出“超級承運人”概念,指出要避免民航內耗,聯合重組爭奪市場。擔任局長后,李也并不鼓勵航企新設航空公司,而要求航企集中精力做強現有主運營基地。
不過,資深民航專家王疆民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說:“現在三大航的情況已經跟此前整合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了。三大航分別在兩個航空聯盟里面,合并的話對航空業格局將會產生影響,而隨著多年來的發展,三大航也各自擁有不少地方公司,在股權結構方面也較難理清,合并之后的整合或會耗時多年。”
因此新書記上任后,是延續“超級承運人”理念還是鼓勵更多競爭,也值得關注。
隨著國內市場的逐漸飽和,以及中國旅客出境需求的日益增長,航空公司紛紛發力國際航線,而三大航在國外航線布局方面存在過度競爭。
綦琦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不僅僅是國外熱門航線,三大航在部分國內航線的布局也因競爭過度而存在著矛盾,尤其高鐵開通對一些短途航線產生了更大的壓力,因此在交通部浸淫多年的馮正霖上任,會對將民航納入大交通體系進行統籌規劃綜合運輸帶來更多的契機。
所謂綜合運輸,是指統籌規劃公路、水路、航空、鐵路等運輸方式,并加以綜合利用,以提高交通運輸的總體效率。
2008年,民航總局并入交通部,后降級為副部級單位民用航空局,不過,一位南航內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民航局的權力并沒有削弱,運營依然相對獨立,與交通部協調效應并不明顯。
“所以馮正霖的上任肯定要加強民航局與交通部相互之間的業務銜接,推進大部制改革。”王疆民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