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質疑荷蘭方面就MH17航班的調查結果
俄羅斯已告知荷蘭安全委員會(DSB),其有關2017年7月馬來西亞航空(MalaysiaAirlines)MH17航班在烏克蘭東部墜毀的最終調查報告中包含“不實和不準確的”信息。
該架波音(Boeing)777-200上的298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當時這架飛機正從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并在烏克蘭上空被擊落。荷蘭安全委員會于2015年10月發布了最終報告,并表示最終有證據證明該飛機是被一枚BUK地對空導彈擊落的。
該事件發生時,正值烏克蘭政府軍與俄羅斯支持的叛亂武裝在烏克蘭東部的沖突升級。雙方均聲稱對方應為擊落MH17航班一事負責。
荷蘭安全委員會發布的報告十分謹慎,并未指出哪方應對此事負責。預計荷蘭方面對此事開展的刑事調查將披露責任方,該報告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出爐。但調查人員在對MH17航班機身部分進行復原后表示,顯然BUT導彈系統所使用的9N314M彈頭在駕駛艙左側上方約1米的位置引爆,爆炸立即造成三名機組人員死亡。荷蘭安全委員會在機組人員的尸體上找到了該彈頭的預制彈片。
本周,俄羅斯民航局副局長OlegStorchevoy向荷蘭安全委員會主席TjibbeJoustra致信,作為俄方對荷蘭安全委員會于10月發布的報告作出的回應。
Storchevoy在信中寫道,俄羅斯專家在最終調查報告披露的信息的基礎上,繼續對墜機事故進行了調查。“額外進行的實驗和檢查證實,最終調查報告中提供的有關荷蘭安全委員會作出的諸多結論的信息不實和不準確”。
Storchevoy補充說,俄羅斯專家進行了一次全面實驗。在此次實驗中,模擬了BUT導彈系統所使用的9N314M彈頭在一架伊留申-86客機駕駛艙左側上方約1米的位置引爆,爆炸位置與荷蘭安全委員會最終調查報告中描述的位置相同。
他表示,此次實驗發現了多個異常情況:
從MH17航班殘骸上找到的彈片的形狀和化學成分與9N314M彈頭的預制彈片并不匹配;殘骸上的穿透孔與彈片形狀不一致;
使用的引爆9N314M彈頭近炸引信的方法不會造成在這架波音777上發現的碎片噴濺方式;損傷類型中發現的異常情況意味著彈頭引爆點和導彈定向與荷蘭安全委員會最終調查報告中描述的情況不一致。反之,這意味著導彈可能的發射區域計算有誤。
最后一點似乎對導彈是在反政府軍控制的烏克蘭東部地區發射的結論產生了質疑。
俄羅斯還在信中表示,烏克蘭當局必須對忽視飛越烏克蘭東部上空的民航客機的安全風險負責。飛越該地區的民用航班本應在此次悲劇事件發生前幾個月就被停飛。但是,這一點卻引發了爭議,因為荷蘭安全委員會的任務是調查MH17航班的事實真相,而不是哪方應對此事負責。
荷蘭安全委員會女發言人于1月14日對ATW表示,該委員會將核查俄方信函,之后再發表意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