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民航組織:客機遇險時每隔一分鐘須匯報位置
聯合國國際民航組織昨天宣布新規定,要各地客機必須在五年內落實多項措施,以確保能夠更有效地追蹤客機,一旦發生事故時也可以更有效掌握客機的確切位置。
聯合國國際民航組織(ICAO)昨天批準了這一系列新措施。這一天,是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班機失蹤兩周年正日。
2014年3月8日,載有239人的馬航MH370客機從吉隆坡飛往北京途中失聯,至今下落不明,成為航空史上最大的不解之謎,由多國展開的規模空前的跨國海空搜索行動始終一無所獲。這起空難發生之后,國際掀起了如何追蹤客機的熱烈討論。
黑箱須具備數據恢復功能
國際民航組織宣布的新規定重點包括:客機必須安裝實時追蹤系統,在客機遇險時每分鐘至少匯報一次客機所在位置;航空公司必須確保客機的飛行記錄器(俗稱黑箱)具備數據恢復功能;機艙通話錄音則從目前的兩個小時延長至25個小時。
該組織表示,各家航空公司與飛機制造商可自行選擇最合適的追蹤系統與飛行記錄器,關鍵在于所采用的設備必須符合至少一分鐘匯報一次及可恢復黑箱數據的規定。
國際民航組織理事會主席阿留發表聲明指出:“這些新規定一旦全部落實,每當有客機發生事故時,我們就能立刻把客機位置精確定位在六海里范圍以內,調查員也能夠迅速獲得可靠的飛行記錄數據。”他說,新規定也可大為提升搜救工作的效率。
正是因為缺乏線索,MH370的出事原因眾說紛紜,疑點重重,至今仍不知它究竟發生了什么事。
這起史無前例的事件也對空難搜尋工作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暴露世界航空導航系統的缺陷。為此,馬來西亞政府去年呼吁全球商用客機采用全球實時追蹤系統。由國際電信聯盟召集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去年11月也在日內瓦達成協議,保留一個專用無線電頻率,供衛星跟蹤客機航線系統使用。
按推測MH370的墜落位置在澳大利亞范圍內,因此搜尋工作由澳洲主導。當局依照衛星數據推測,將搜尋行動集中在印度洋南部偏遠水域。據法新社報道,當局已經在指定范圍完成將近70%的搜索工作,該面積相當于四個比利時。預計幾個月后,搜索工作就會結束。除非有新的線索出現,否則不會開展新的搜索范圍。
持續了整整兩年的搜索工作所投入的人力物力難以估計,可是收獲甚微。2014年10月澳洲交通安全局發布的MH370中期報告確認,MH370可能因為燃油耗盡在印度洋墜毀。
2015年1月,馬來西亞民航局正式宣布MH370客機失事,并推定機上所有23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已遇難。
同年7月,MH370客機一塊襟副翼殘骸在非洲大陸岸外的印度洋法屬留尼汪島沙灘上被發現。
剛在本月3日,非洲莫桑比克和馬達加斯加之間的東非海岸上又發現一塊疑是MH370的殘骸碎片。這塊殘片已送往澳洲讓專家檢驗。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