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空港30周年慶典開展公益行動
廈門空港總經理蔡明理在慶典儀式上致辭(林金煜/攝)
(林金煜/攝)
三十年,“小機場”變身“大空港”;簡化慶典儀式,開展公益行動。
在東海之濱、海峽西岸,廈門空港猶如一顆珍珠鑲嵌于廈門島北部,使美麗廈門更加熠熠生輝。10月22日,翔業集團旗下運營的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將迎來通航30周年。30年來,廈門空港已從一個“小航站”發展成為“全球百強機場”,羽翼日漸豐滿,逐步架起通往世界的橋梁,助力廈門經濟騰飛。
一如既往低調、務實,廈門空港通航30周年之際,翔業集團將簡化慶典節省的費用開支,繼續該公司長期傾力的扶持貧困鄉村教育事業的公益行動,用于舉辦“福建鄉村教師獎教臺灣行”、為貧困學校建設“航空科普角”等活動。通過開展助力福建鄉村教育事業的公益行動,為三十而立的廈門空港慶生,放飛更多希望和夢想。
三十年 讓廈門與世界更近
三十而立,機場亦然。廈門空港已從設備簡陋的“小機場”發展成為設施設備先進齊全的現代化國際空港,通航之初,只能飛安-24以下機型的小飛機,如今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E級、能起降波音747-8等各種大型飛機。
140條國內、國際航線,49家運營航空公司,通達全國88個城市和荷蘭、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一張覆蓋國內大中城市及東南亞地區乃至歐洲的航空運輸網絡,承載起廈門與世界的交流。今年,廈門空港旅客吞吐量將直逼2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將達30.25萬噸,飛機起降16.8萬架次。
通航后7年間,廈門空港旅客吞吐量首破100萬人次;2004年,廈門機場實現了旅客吞吐量從100萬到500萬人次的升級;而后僅用了5年,廈門機場于2009年順利實現了旅客吞吐量從500萬到1000萬的跨越,順利晉級“千萬級”機場;自2010年開始,廈門機場更連續兩年在全球1400多個機場中位列百強。
根據ACI(國際機場協會)的研究數據:每100萬航空旅客可為周邊區域創造1.3億美元的經濟收益和2500個就業機會。如今的廈門機場,每年已為廈門及周邊城市帶來超過20億美元的經濟收益和4萬多個就業機會。
三十年 不斷創新求發展
30年來,翔業人以敢為人先、敢吃螃蟹的開拓創新精神創造了中國民航業的多項第一:全國第一個也是目前惟一一個完全依靠企業自籌資金,進行機場大規模擴建;第一個發行民航股票,成功開展資本運作;第一個實現民航航權政策的開放,獲得第五航權并開通美國越洋航線;第一個與臺灣航空界合作,建成廈門航空港貨站;第一個成立民航機場業中外合作的專業培訓機構——中新機場管理培訓學院。
三十年間,廈門空港共運輸旅客1.61億人次、運輸貨郵330萬噸、起降飛機157萬架次,平均運輸增長量分別為:19.10%、 20.16%、20.08%。 經過30年的發展,廈門空港已成為東南沿海最繁忙的機場之一,客、貨運輸量在全國近200個機場中分別列于第11位、第8位,其中,出入境旅客和貨郵吞吐量多年位居全國前5位。作為國內民航第一家上市公司,廈門空港創造了11年內9次榮獲國內“旅客話民航”第一名的紀錄。自2010年開始,廈門空港連續兩年在全球1400多個機場中位列百強,排名穩步提升。
(林金煜/攝)
(楊北辰/攝)
三十年 孜孜不倦公益之路
三十年,孜孜不倦。20多年來,翔業集團共投入5000多萬元用于公益事業。
“華安吉翔小學就是在翔業集團的持續資助下,得以一路飛翔。” 10月20日,在“廈門空港通航30周年暨助力福建鄉村教育公益行動”啟動儀式上,漳州華安吉土村吉翔小學的校長來到了現場,動情地回憶起當年的情景:1996年,自籌資金開展大規模機場二期建設、正值還貸高峰的翔業集團,通過公司與個人集資,投入65萬元,在吉土村這個貧困山村,為那些帶著咸菜、走數十里山路到土墻祖祠上課的孩子們建立起了一所嶄新的校舍,并將學校取名為“吉翔希望小學”。隨后,翔業集團堅持十余年予以持續投入,設立教學獎勵基金、為學校修建圍墻、運動場所,捐獻圖書,贈送電腦、彩電等設施設備、結成“一助一”對子等。經過多年的努力,吉翔希望小學的教學環境大為改善,已成為當地學區環境最優美,設施最完備的學校;教學質量躍居全區第一。
2006年,翔業集團特別設立了“助學金”,定向資助翔安區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七年來,“助學金”已實際援助翔安貧困大學生248人次,援助金額120萬元。
簡單的儀式上,廈門空港表示,將秉承翔業集團務實做公益的傳統做法,把慶典儀式所節省的費用悉數投入福建鄉村公益教育事業,借助“翔業愛心基金”的平臺,組織開展“福建優秀鄉村教師臺灣獎教行”活動。
為了給長期堅守農村教學一線的優秀鄉村教師提供一個拓寬視野、啟發激勵的交流平臺,激勵鄉村教師重新理解教學的意義和價值,促進自我成長,“翔業愛心基金會”已從福建地區挑選30名優秀鄉村小學教師,并將于11月中旬組織優秀教師們赴臺灣開展為期一周交流觀摩活動,具體包括臺灣鄉村學校教學活動觀摩、兩岸鄉村教育座談交流、社會人文景觀參觀等內容。據了解,此次獎教行活動將是福建省鄉村教師首次赴臺交流,將有效推動兩岸鄉村教育界的交流合作,建立兩岸鄉村教師相互了解、業務溝通、情感交流的重要紐帶,初步形成兩岸鄉村教師共同發展平臺及相互支持的服務體系。
除了自身做公益,廈門空港還積極倡導更多的人、企業共同加入公益行動中。借助“翔業愛心基金會”公益平臺,廈門空管站、航油公司、廈航、山航等單位及空港商家,共同為30所福建鄉村貧困小學分別捐建價值萬元的科普角,包括靜態類航空模型、體驗飛行類航空模型、航空知識看板等,為鄉村孩子創造嶄新豐富的科學知識平臺港,營筑航空夢。
活動當日,廈門空港還組織了“航空飛翔科普活動”,邀請60多名來自福州、廈門、泉州、南平、龍巖、漳州等地區貧困學校的師生代表來到廈門,參加為期兩天的航空科普活動,包括航空科普、航模課程、航模體驗和機場、飛行器參觀等活動。
三十年 實現公益平臺專業化運作
2013年1月1日,廈門翔業集團在正式更名一周年之際,出資1200萬元設立了“翔業愛心基金會”,成為省內第一家由國有企業出資注冊并自行運營的非公募基金會。
“翔業愛心基金會” 自成立以來,已在福建地區70所貧困小學建設“翔業愛心圖書室”;多次組織“翔業悅讀大篷車”駛進山區校園;為100名鄉村教師量身定制“體驗式”培訓等,正成為福建地區專注鄉村教育的最具影響力的公益品牌。
今年內,“翔業愛心基金會”將再確認30所受助學校,隨后4年每年新增50所,力爭5年內在300所貧困地區小學建立“翔業愛心圖書室”。基金會同時面向社會廣泛公開征集學校和愛心志愿者,愛心人士可通過新浪微博@廈門翔業集團,或撥打96363-9推薦或報名。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廈門空港躋身全球百強機場
- 下一篇:老撾失事客機38具遇難者遺體已被打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