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機場國際貨運前景廣闊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4年8月14日消息:去年12月,美國阿特拉斯(ATLAS)航空公司運送美國種豬的B747全貨機國際航班,著實讓合肥機場熱鬧一陣,但那不過是曇花一現。相比之下,臺灣中華航于今年7月份啟用A330寬體客機執飛合肥桃園正班航線,桃園國際貨運部集散地和寬體客機超強的載運量特點,對合肥機場的國際貨運發展乃至安徽空運物流走向產生的影響可能更加深遠。據統計,今年1-7月份,合肥機場國際貨物吞吐量325噸,其中進口貨物同比增長122%,出口貨物同比增長186%。這些漂亮的增幅數字背后,合肥機場國際貨運現狀和前景究竟如何呢?
合肥機場空運份額只是 “毛毛雨”
“合肥機場的國際貨運在省內進出口貨運市場份額只是‘毛毛雨’角色,”合肥海關機場辦事處工作人員介紹說。2014年1季度,安徽省內企業空運進出口貨物1.2萬噸,其中進口0.9萬噸,出口0.3萬噸。主要的出境口岸以上海浦東、北京首都、廣州白云為主,占省內空運總量95.28%,由合肥機場空運出口量7.76噸,僅占全省空運出口量的0.09%。進境口岸主要是上海浦東和南京祿口機場,合肥機場空運進境175.35噸,僅占全省的5.72%。如此看來,“毛毛雨”角色確實恰如其分。
“毛毛雨”是如何造成的
據合肥機場國際貨運部徐丹介紹,國際貨運部成立還不到一年,原先的國際貨運都由國內貨運代理,“因為量太少了,不需要成立專門的機構。”新橋機場啟用后,隨著國際航班航線逐漸增加,直到去年10月份才專門成立了國際貨運部。“但直航的飛機還是太少,每周的固定直航進出境飛機30架次左右,難以充分發揮空運及時快捷的特長,因此,對交貨時間要求高的貨物,只能選擇從外省上海、南京等口岸進出境。”徐丹說。
合肥機場目前國際和地區航線只有韓國、新加坡、泰國、柬埔寨以及港澳臺等若干條,來往歐美的貨物難以實現直運,而且韓國、柬埔寨這些航班屬旅游包機,海關規定不允許攜帶貨物,貨商選擇外省口岸進出境便是理所當然。盡管今年5月份開通了合肥至法蘭克福航線,但需從北京換飛機,停留在北京僅4個小時,可供機坪作業時間太短,因此僅有的一條歐洲航線卻無法搭載貨物,使得合肥機場的國際貨運線路愈加狹窄。而同為中部地區的武漢,已經開通了美、法、日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航線,今年第二季度的海關申報貨運量已是合肥機場的10倍以上。
“其實,合肥機場國際貨運發展的瓶頸與沒有貨運航班直接關聯。”客貨公司副總經理潘守宏介紹說。客機載貨必須先保證旅客和行李運輸,貨運運輸必然被“擠到”一角,“甩貨”現象時有發生。“如果能開通貨運航班,就可以大大提高載運量,突破客機帶貨的局限性了。”潘副經理說。
空運市場前景廣闊
據海關統計,安徽省去年進出口貨物總量4.6萬噸,由合肥機場直航進出口分別僅占3.53%和0.16%。因此,現有的省內空運貨源遠遠超出國際貨運吞吐需求,處于“有菜吃不上嘴” 的狀態。尤其是2010年國務院批準設立合肥出口加工區后,入駐企業如合肥京東方和合肥聯寶等電子科技公司陸續投產,電子、IT產品外銷份額占到50%以上,而且產量不斷增加,潛在空運需求旺盛。但目前這些貨物大多數都是從上海浦東出貨,“如果能夠爭取這部分貨源,對增加機場的空運貨量、降低貨運企業運輸成本都大有益處。”徐丹說。
事實上,盡管國際航線開辟不多,直航架次少,但目前現有的航線通過中轉聯程還是可以與各國實現互通。徐丹介紹說,澳門航空直航合肥后,出口貨物經澳門中轉,可至紐約、多倫多、新加坡、卡拉奇、東京等數十個城市;進口貨物通過國航北京轉關至合肥,可涵蓋國航在北京延伸到的每一個城市。尤其是7月份臺灣中華航開通合肥桃園航班,機場貨運部門利用華航本身網絡覆蓋廣的優點,引進了周邊地區的空運貨運資源和國際貨運代理服務,可把落地合肥的空運貨物以海關監管卡車航班的方式運輸到南京、武漢等周邊城市。此外,與中貨航和國貨航的全貨機航班正在積極運籌之中,計劃先飛阿姆斯特丹和法蘭克福兩條航線,目前正就包機價格和航路航線進行商談,預計最遲明年上半年實現通航。
據悉,為進一步提高機場貨運保障水平,投資3400萬、建設面積3.8萬平米的全貨運機坪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編制完成,正在履行行業審批程序,預計今年年底動工,明年6月份投入運營。
“小荷才露尖尖角,”合肥機場國際貨運的明天必定燦爛輝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