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機場2014年貨郵同比增長19.5%
2014年對于安徽民航機場集團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合肥機場轉場運行后的第一年。這一年航空貨運經歷“過山車”一般的“驚險”歷程,貨郵吞吐量由轉場前同比7%的增幅跌至-12%的艱難困局。在年度生產經營分析會上,集團公司要求下屬客貨經營單位分析原因、認真謀劃,必須從低迷的貨運生產工作中尋求變革,扭轉局面。
深入調研,牽手大型物流公司
針對轉場后新機場遠離市區導致運輸市場格局變化的影響,集團公司首項措施便是深入市場調研,了解本地及周邊地區的快遞公司、物流公司、水產品客戶的貨運市場需求,深入江、浙、滬等經濟發達地區開發市場、尋找貨源,并與申通、霄邦等上海本地大型快遞公司簽訂三方運輸協議,掌握貨源結構、數量、走向和運價需求情況,及時調整銷售策略。同時,重點對本地各大物流公司的旺季貨源信息及發運計劃進行交流探討。經此策略性調整,年度內本地貨代發貨量同比增長60%,本地貨物出港比例逐步上升,大大優化了合肥新橋機場出港貨物貨源結構,提高了貨運生產抵抗風險的能力。
創新模式,實現空陸聯運
“創新運輸新模式是貨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集團公司貨運市場部人員介紹說。由于新橋機場的航班多為過站航班,尤其是西南、東北等貨源充足的航班艙位十分緊張,為了緩解合肥出港貨物的壓力,公司和多個機場聯系空對空、空陸聯運的中轉業務,由廈門中轉至烏魯木齊、由深圳中轉至全國各地、由北京陸路聯運至沈陽等中轉業務得到了不斷發展,同時聯系南方城市的貨代公司的貨物由合肥中轉至青島等地,為打造一個區域性航空物流中轉中心作出嘗試。比如針對合肥海口航班減少,原本貨源充足的合肥海口航線貨運艙位壓力驟增,公司積極聯系某大型貨代公司將目的站為海口的部分貨源,改由運往三亞后再由卡車運至海口,實現空陸聯運一站到底,“既緩解了海口艙位壓力又彌補了合肥至三亞艙位資源長期閑置的不足,也給貨代和公司帶來了更大的收益”。
從寬體客機到全貨機,改寫腹倉載貨歷史
7月2日臺灣華航首航A330寬體客機進出港貨物的收運和交付工作,“寬體客機客運是普通飛機的2倍,可以裝40頓貨,差不多是普通飛機的7至8倍,將極大地提升合肥機場客貨載運效率。”臺灣中華航孫洪祥董事長在首航儀式上說。但寬體客機再“寬”也無法和全貨機相比。集團公司十多次到順豐深圳總部,促成順豐航空公司來皖運營深圳-合肥-深圳全貨機航線,終于9月30日、10月1日兩次成功試水,12月22日該全貨機航線正式投入運營,每周5班。全貨運航線的運營徹底改變了合肥機場傳統客機腹艙載貨模式,填補了合肥乃至安徽航空貨運全貨機航線的空白,提高了貨物運載量,為合肥及周邊地區客戶提供更加快捷的貨物運輸服務,對于加快新橋機場航空貨運建設,促進合肥現代物流業和開放型經濟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打好水產品航運牌
水產品運輸歷來是合肥機場航運重頭戲。針對水產品旺季需求量大的特點,及時搶占先機,主動與水產品運輸大客戶進行回訪洽談,制定合理的運價,簽訂協議,預留艙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5月份,針對一些航空公司對水產品價格的突然上調,對機場的螃蟹運輸和收益產生了影響,機場公司積極應對,加強與航空公司的溝通聯系,及時調整運價,確保客戶、航空公司、公司三方均有利可圖。
貨郵吞吐量創歷史新高
天道酬勤。2014年合肥新橋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35313.7噸,同比增長19.5%,創造歷史新高,出港貨郵更是同比大幅增長34.9%,貨郵吞吐量增幅在華東各省會機場中名列前茅,遠高于民航全行業5.3%的貨郵運輸量增幅。“下一步將積極促進傳統航空貨運向現代物流業轉變的思路,大力發展國際貨運,加大營銷力度,實現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客貨并舉、兩翼齊飛新局面。”機場集團公司客貨公司負責人說。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