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企業“空戰”日漸升級 航空貨運成必然之路
據新金融觀察報報道,隨著圓通貨運航空公司正式獲批航空運輸經營許可,圓通成為繼順豐、EMS之后第三家擁有航空公司的物流公司,快遞企業的“空戰”也將隨著行業的發展日漸升級。
在業內人士看來,航空貨運是快遞企業轉型的必然之路。未來競爭最激烈的戰場將從“地上”轉入“空中”。
貨運航空公司獲批
6月1日,國家民航局發布了《關于為杭州圓通貨運航空有限公司(籌)頒發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的公示》。這意味著,繼EMS、順豐速運之后,在民營“通達系”快遞公司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圓通速遞,從此真正擁有了自己的航空貨運公司。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新成立的航空公司注冊資本為4億元,由圓通全資所有。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同意圓通引進3架波音B737-300型貨機投入運營。其中,從ACG公司購買2架,從揚子江快運航空有限公司經營租賃1架。并引進飛行人員12人、維修人員31人、簽派人員8人、運輸人員5人。
此前,除了EMS、順豐速運之外,國內大部分快遞企業的航空快件還是通過包機和腹艙(與航空公司聯運)的方式進行運輸。在成立航空公司之前,圓通共有4架包機在運營,分別承擔北京、杭州、成都、深圳等城市的貨運。2014年,圓通全網完成快件業務量達到21億件左右,日均業務量在800萬件以上,單日攬收件量最高達2500萬件。
隨著近年來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國內快遞市場以每年超過40%高速保持增長。囿于航空資源緊張,時常出現腹艙資源不足、丟貨、不能按時起飛等問題,僅通過包機和航空公司腹艙的方式從事航空包裹運輸,顯然已無法滿足快遞企業對服務時效和品質的升級需求。
圓通總裁兼董事長喻渭蛟此前對外多次公開表示,“國際化”“走出去”已成為圓通下一步的核心工作。“航空為主,汽運、鐵路為輔”將作為圓通速遞今后長期發展戰略目標。貨運航空公司成立后擬將分10年完成55億元的投資。預計未來3年內,圓通將實現15架自有產權飛機、76個機場間互飛、1000余噸日運量的目標。
國際業務新焦點
據圓通方面負責人對新金融觀察記者透露,成立后的圓通航空貨運將以杭州蕭山機場為基地機場,從事國內(含港澳臺)以及國際航空貨郵的運輸業務。
“從我們現在的機組人員情況來看,已經遠遠不止這個數(公示數目),預計新飛機最快投入運營的時間將在今年6、7月間,”上述負責人表示,“初期投入運營的航線將以國內線為主,未來還會根據我們機隊規模的擴大,拓展更多的國際間貨郵業務。”
近些年,圓通在拓展國際業務和強化品牌服務方面可謂不遺余力。
今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聯手云峰基金對圓通進行戰略投資,雙方共同推動快遞物流行業的升級,以及對行業管理、國際化、農村物流的拓展和變革。今年4月,圓通在上海發起“全球包裹聯盟”,與韓國CJ大韓通運、中國臺灣統一速達、日本西濃等十幾家境外快遞企業共同宣布成立“全球包裹聯盟”,并簽署了《全球包裹聯盟(上海)峰會宣言》。3月,圓通還攜手菜鳥網絡開通首條中韓物流航空專線,為國內網購消費者提供“次日達”的物流服務。此外,還開通了港澳臺、東南亞、中亞和歐美等快遞專線。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此次航空貨運公司獲批運營,無疑對圓通未來拓展國際快件業務將是一大助力。
快遞企業“空戰”升級
事實上,圓通的航空夢想由來已久。早在2011年,圓通就與南航簽訂了合作協議,對全國范圍內的轉運中心進行改擴建及基礎設施設備投入;2012年,圓通公司對外透露擬自建貨運航空公司,并成立了航空服務中心籌劃小組。圓通總裁兼董事長喻渭蛟在2007年考察國際快遞巨頭UPS之后,更是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沒有自己的飛機,談不上真正的快遞。”直到去年8月,中國民航局正式批準圓通成立貨運航空公司。
目前,在快遞業航空貨運市場上,順豐、EMS均有自建的貨運航空公司。到今年5月底,順豐自有全貨機機隊規模已達19架,加上租賃的十幾架貨機,將繼續領跑航空貨運領域。EMS的貨機數量也超過20架。且近些年,其各自在航空樞紐建設和拓展自有貨機數量方面持續加碼。據悉,民營快遞“通達系”中的申通也向民航局提交了組建貨運航空公司的申請,正待獲批。
按照“十二五”民航局的規劃,到2015年,中國航空貨運運輸量將有望達到900萬噸。其中,國內貨運將達600萬噸。但伴隨著快遞業務量的高速增長,近年來快遞企業服務的同質化、價格戰,也讓行業競爭日漸加劇。行業未來的調整與動蕩將不可避免,行業利潤還將進一步下跌。
在業內人士看來,航空貨運是快遞企業轉型的必然之路。未來競爭最激烈的戰場將從“地上”轉入“空中”。
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物流快遞化將成為行業的趨勢。但國內快遞企業發展成像UPS那樣全球最大的航空貨運公司,擁有100多架全貨機,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需要開拓。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廣州穗佳物流:玩轉“航空物流+”概念
- 下一篇:阿里"數十億"入股圓通 同謀跨境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