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機場:讓國際快件真正“快”起來
2016年3月9日,在呼和浩特機場,海悅通貨運公司的李經理拿到了國際快件的放行通知單。他高興的說,自從呼和浩特機場國際快件業務開通后,他們公司的貨物都會運到這里清關,“比起在北京清關,快了將近10天,公司的運作時間縮短了,貨主也能更早地拿到快件,聽說這幾天這邊要開始雙線運行了,以后就更快了!”
2015年2月12日,呼和浩特機場國際快件監管中心獲得海關總署批復,呼和浩特機場國際快件業務正式開通,這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唯一具有資質的國際快件監管中心。
作為呼和浩特機場國際快件業務主要運營單位的內蒙古自治區民航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地面服務分公司(以下簡稱“地服分公司”)看準時機,在北京、天津、廣州等地貨物積壓多、清關困難的情況下,通過提供便捷、快速的申報、清關服務,將原本10-15天的運輸時間縮短為4-5天,將運輸效率提高了2-3倍,吸引多家物流公司加盟運營,讓國際快件真的“快”起來了。截至2016年3月31日,地服分公司已保障國際快件突破千噸,達到54.2萬件, 1010噸。僅2016年就達到28.3萬件,505噸,與去年全年持平。
“快”在起跑線上
在內蒙古機場集團、海關、國檢等聯檢單位及物流企業的協助下,地服分公司于2014年2月啟動了呼和浩特機場國際快件業務的開通準備工作。
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建設對于場地、硬件設施設備、視頻監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場所建設、設備的購置及審批手續的辦理等等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時間流逝的同時也就意味著機會的損失,怎樣做才能縮短前期準備時間,真正讓國際快件業務“快”在起跑線上成為了地服分公司要面臨的首要問題。
經過地服分公司與內蒙古機場集團、海關等單位的多次討論后,決定在各方面條件都相對成熟的呼和浩特機場貨運庫區內劃設監管場所,盡快讓國際快件業務先運行起來。
之后,在相關單位的協助下,地服分公司按照國際快件清關保障流程一氣呵成的完成了改造、采買及申請審批等工作。經過認真的準備,呼和浩特機場國際快件監管場所改造工程順利通過了海關驗收,得到了海關總署的批復,并于2015年2月12日正式啟動國際快件業務。
“快”在保障流程上
國際快件業務對于地服分公司來說是一個經營管理的新領域,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工作流程、人員配備、協作關系等方面的問題接踵而至,快件保障似乎并沒有真正的“快”起來。為此,地服分公司領導班子決定走出去,向已經開展此項業務的機場“取經”。
2015年3月,由地服分公司領導帶隊,先后赴北京、天津、鄭州、杭州四地機場進行實地考察和學習,詳細了解快件庫運營管理、操作費收取、聯檢單位工作流程、如何與聯檢協作等課題。4月,地服分公司又聯合邊檢、海關、口岸辦等單位先后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重慶江北機場考察國際快件庫業務流程。學習后,地服分公司及時總結借鑒,制訂了適合自身發展的保障流程,不僅使工作流程更加清晰了,還逐步優化了卡車航班保障方案,明確了檢疫、海關的工作流程。
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如何提升信息化水平,更好的適應業務增長需求,成為了需要地服分公司班子重點解決的新問題。保障過程中,由代理人通過人工輸入快件信息向海關、檢疫報檢,再經聯檢部門進行信息核實、稅收核算以及布控的方式,不僅存在著核查信息時間長、人工輔助風險大、清關時間長等諸多問題,而且也沒有實現海關要求的同屏比對,嚴重制約著國際快件業務的快速發展。
地服分公司班子充分認識到,要了解清楚先進機場海關申報、庫區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購置適合自身發展的軟件,才能推進呼和浩特機場國際快件庫的信息化建設。2015年10月中旬,地服分公司再一次派員赴天津學習考察了天津機場以及天津航空公司所屬的國際快件監管中心,詳細了解了兩貨站的同屏比對系統及工作原理。通過購置貼合業務流程的海關快件申報系統、通關輔助管理系統及快件監管庫庫管系統,真正實現同屏比對。
經過對業務流程的持續改進及上線信息化系統,目前,地服分公司日均保障國際快件數量達到了5000件以上,重量約10噸。可基本保證在當日到達的快件于次日完成清關,保障能力大大提高,進一步實現了保障流程上的快。
“快”在市場培育上
呼和浩特機場國際快件業務得到了內蒙古機場集團及呼和浩特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為滿足“十三五”期間國際物流業務發展的需要,規劃建設的7000平米的國際快件倉庫正在緊張的建設當中,計劃于2016年內投入使用。屆時,呼和浩特機場的國際快件保障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為了充分利用好支持政策,促進快件業務持續發展,地服分公司積極培育市場,引入更多的大型物流企業加盟,進一步增加貨源。
在詳細了解了各機場在收費、清關方面的比較優勢后,地服分公司制定了較低收費價格、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形成政策洼地。多次與各大物流企業召開座談會,介紹國際快件業務目前運營情況,將呼和浩特機場國際快件業務的收費、通關速度等優勢及政策進行推介。通過各大媒體、網絡及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宣傳,拓寬宣傳渠道,提高國際快件業務的知名度。
經過地服分公司的努力,加盟國際快件運營的物流公司從最初的一家變為現在的三家,另外中外運、內蒙古華洋物流等公司相關資質也正在辦理中。
“快”在“走出去”的步伐上
隨著國際快件業務的開展,地服分公司保障國際貨物在通關、價位、時效、服務等方面綜合優勢明顯,進港國際快件業務為積極響應自治區政府“向北開放”的發展戰略,內蒙古機場集團及地服分公司將打通至俄羅斯、蒙古的航空貨物運輸渠道作為2016年的工作重點并力爭快速邁出“走出去”的步伐。
為此,內蒙古機場集團及地服分公司多次拜訪航空公司、協調聯檢單位以及物流企業,與相關部門召開座談會,研討運營保障、簽訂相關協議、完善清關流程,為盡早開通俄、蒙航空貨物運輸業務創造了條件,并最終與蒙古國航空公司合作,開通了呼和浩特至烏蘭巴托航線的國際貨運業務。
2016年3月23日,蒙古國航空公司OM802航班(呼和浩特—烏蘭巴托)裝載著11件199.9公斤的國際快件順利出港,這也是呼和浩特機場首次利用定期國際航班腹艙進行貨物出港運輸,開啟了貨物運輸的新篇章。
“快”不僅體現的是速度,還體現著內蒙古機場集團及地服分公司響應自治區“向北開放”戰略的決心和行動,更體現著內蒙古民航機場人搶抓機遇、謀求發展、主動作為的精神和品質。相信,在這樣快的腳步下,國際快件業務的發展必將勢如破竹,真正做到讓國際快件業務“快”起來。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