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坪上,大家都叫他“羅隊”
羅永勇正站在飛機下指揮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3年7月2日消息:昨日,記者來到烏魯木齊機場南航地服設備室。不大的房間里,墻上兩個大大的布告牌分別寫著排班計劃和當天航班動態,長形小桌上整齊地擺放著8個對講機,兩名司機正在沙發上閉目休息。“噓,小點聲,他們睡著了!”正在抓緊時間吃泡面的分隊長羅永勇悄聲告訴記者,他們這短暫的休息時間很寶貴,14:00的航班波一到,就又要夠他們忙一陣了!
記者看到,除了戴上員工牌外,羅永勇今天還特地佩戴了黨徽。作為南航新疆地服部設備室的特種車輛司機,他已經有27年黨齡了。他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把車輛開到指定的機坪接送旅客,保證他們能夠及時登上飛機、安全下機抵達。因為是黨員,每天他比別人早來一個小時,幫大伙兒領上崗區域證,再仔細篩選一遍航班動態,做出排班計劃。漸漸地,大家習慣了從他那里領取證件和排班,直接稱呼他為“羅隊”。
“別看只是開車這么簡單,里面的學問大著呢!”羅永勇介紹說,設備室一共45輛車,旅客乘坐的擺渡車、客梯車、零散旅客搭乘的中巴車,都是他們親密的工作伙伴,每輛車什么脾氣他都摸的一清二楚。在機坪上開車與公路上行車不同,必須按照機坪行車線和規定速度規范駕駛。所以每年,他都要參加機坪行車規范和特種車輛操作培訓學習,還要審驗機坪駕駛執照,才具備機坪駕駛機動車的上崗資格。
只會開車還不行,要滿足旅客需要就要動腦筋了。記者看到8:00-08:15的航班動態,短短十五分鐘就有10個遠機位,需要客梯車、擺渡車、中巴車加起共28輛車,可每天值班的司機一共才16人,怎么辦?羅師傅笑著在動態表上劃了幾個圈,說靠排班這門學問!把離的近的幾個遠機位排為一組,保障完一個航班可以就近繼續保障,減少了來回在機坪穿梭的次數。進入旺季,南航在疆每天進出港航班已經超過200班,當天就有62個遠機位航班,接近總航班量的三分之一。每到航班密集的早高峰,設備室的司機師傅們就忙得只能十二點以后吃上早飯了。
“冬天其實最辛苦,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掃車庫門口的雪。客梯車臺階上一定不能有雪,要不然旅客走在上面滑倒了怎么辦?”羅永勇回憶,去年冬天下了十幾場雪,為了增加客梯車臺階的摩擦力,他和同事自己動手“變廢為寶”,把報廢的傳送帶剪好釘在臺階上,一舉兩得。
“羅隊羅隊,航班動態有調整,6904變到24號坪了,麻煩準備一下!”對講機里傳來呼喊聲。“收到!”羅永勇回答后,看了一眼時間,向對講機里發出指令:“24號坪,航班號6904,波音777,排班車輛五分鐘后出發,十分鐘后到位!擺渡車記得提前打開空調!”
14:10,機坪溫度已經突破30℃。隨著機務工作人員的指揮,一架波音777平穩地停在24號坪上。機務人員放好輪檔,簡單檢查后,向羅永勇豎起大拇指,示意可以下客。隨即,他指揮同事啟動客梯車對準艙門。三十多度的機坪上,一抬頭就感覺到太陽的炙烤。羅永勇額頭出現了細密的汗珠,卻一直盯著客梯車緩緩靠近艙門。他一手拉著輪擋,一手做著手勢,平穩對接飛機艙門后,他擦擦汗珠,向同事豎起大拇指。
三輛擺渡車已經等在不遠處,一些旅客還在飛機下拍照留念,這時候,客梯車、擺渡車、貨運平臺車、污水車、航油車在飛機下忙碌著,羅永勇又迎來了一個旅客高峰期…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四川綿陽機場開通第二條進藏空中通道
- 下一篇:暑運首日大連國際機場出行旅客達“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