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機場百萬空港納賓朋 頻破記錄助旅游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3年7月31日消息:2012年,呼倫貝爾機場“百萬空港”的成功打造,讓呼倫貝爾旅游業的發展如虎添翼。今年,隨著旅游旺季的推進,機場日航班量及旅客吞吐量也在頻繁刷新同期歷史記錄,運輸生產實現著跨越式增長。截至目前,呼倫貝爾機場共開通航線數42條,通航城市達到39座,指標再次突破歷史記錄。
年初至今,呼倫貝爾機場旅客吞吐量一直保持較高增長,旅客吞吐量較去年同期增加近18萬人次。截至7月底,呼倫貝爾機場2013年新開通了11條航線,隨著旅游旺季的到來,機場下一步還將新開通海拉爾至赤峰的航班,進一步完善區內航線網絡布局。
首次開通西南地區航線
5月13日,海拉爾—鄂爾多斯—昆明航線首次開通,加深了呼倫貝爾與西部中心城市之間的聯系,為群眾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與便利。進一步深化呼倫貝爾市與昆明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合作,對加強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首次連通臺北直飛航線
6月4日,海拉爾—臺北航線正式開通,這是呼倫貝爾首次連通臺北的直飛航線,也是繼海拉爾—澳門、海拉爾—香港、海拉爾—香港—臺北航線開通后連通呼倫貝爾的第四條地區航線。航線的開通,不僅為兩岸人民的溝通往來提供了便捷的空中橋梁,也對兩岸經濟貿易合作,提升和擴大呼倫貝爾的知名度,推動呼倫貝爾航空口岸開放,擴大交流與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天內開通6條航線
為迎接旅游旺季的到來,呼倫貝爾機場提前運作,吸引各航空公司加大運力投放,在7月2日至7月12日的11天之內相繼開通6條航線,這是近年來呼倫貝爾機場一次性開通航線最多、通航城市最多和歷時最短的一次航線開發運營,充分彰顯出呼倫貝爾航空市場穩步發展的勢頭,為呼倫貝爾地區旺季生產提供了充足運力。
首次開通海拉爾—加格達奇航線
7月23日,海拉爾—加格達奇航線首次開通,這是呼倫貝爾機場繼呼和浩特、阿爾山、根河、鄂爾多斯、通遼之后通航內蒙古自治區內的第六座城市,也是通航呼倫貝爾境內的第二座城市,不僅促進了區內支線航空發展,更有效推動自治區立體交通體系的建立。
單日航班量及旅客吞吐量頻創歷史新高
進入7月份以來,呼倫貝爾機場的航班起降和旅客流量增長迅猛,各項指標屢創新高。7月20日,呼倫貝爾機場實現單日旅客吞吐量12058人次,同比增長44.3%,突破2012年8月12日11200人次的記錄,再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提前20余天破同期記錄。7月23日,呼倫貝爾機場進出港航班達到104架次,創下通航以來日航班量歷史新高,突破2012年7月28日航班84架次記錄,成為呼倫貝爾機場通航以來日航班量最多的一天。
7月28日,機場保障進出港航班96架次,同比增長15.7%;完成旅客吞吐量12860人次,同比增長17.3%;完成貨郵吞吐量15噸,同比增長30.9%;旅客吞吐量再創2013年歷史新高。在這一天,呼倫貝爾機場再次實現了旅客吞吐量的歷史性突破,循環了暑期旺季良好的運輸生產規律。
輔助候機樓有效緩解旺季運輸
于去年10月投入使用的輔助候機樓,在原有5個停機位的基礎上新增機位6個,全面提升呼倫貝爾航空運輸保障能力。有效緩解了旺季保障壓力,改善了旅客的乘機環境。
全區首家開通國際航空貨運業務的口岸機場
長期以來,市、區兩級政府高度重視呼倫貝爾機場國際客運、貨運市場開發工作。2012年,機場獲得一類貨運代理資質,呼倫貝爾機場海關監管庫建成,海拉爾區口岸辦積極協調各聯檢單位,多次召開協調會,并進行現場考查,逐步完善國際貨運相關工作制度、業務流程,為國際航空貨運業務的開通奠定了良好基礎。5月18日,伴隨著海拉爾—香港航班的起飛,呼倫貝爾機場國際航空貨運業務正式開通。呼倫貝爾機場是全區3家一類航空口岸機場,也是區內首家開通國際航空貨運業務的口岸機場。如今,國際貨運業務由香港快運航空公司承運,貨物運往香港后可中轉至世界各地。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