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機場1-7月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121.1%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3年8月5日消息:1—7月份,通遼機場發展迅猛,旅客吞吐量達343010人次,全面超越2012年全年運輸生產指標。實現運輸起降4762架次,同比增長71.5%;完成旅客吞吐量343010人次,同比增長121.1%;完成貨郵吞吐量977.1噸,同比增長44.8%;折算旅客吞吐量353867人次,同比增長117.6%;進出港航班平均客座率68.1%。截止到7月31日,完成全年運輸生產任務的57.2%,各項指標均創通遼機場歷史新高。
航線網絡優化
2013年,在通遼市政府和內蒙古機場集團的鼎力支持下,通遼機場運輸生產呈現強勁發展態勢。目前,通遼機場在運營航線數13條,通航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天津、西安、南京、呼和浩特等16個城市,航線網絡覆蓋東北、華東、西南等國內主要省區,共有國航、海航、東航、中聯航、首都航、吉祥航、西部航、天津航等8家航空公司參與運營。
支線快線勢頭良好
根據內蒙古機場集團總體規劃,通遼機場從航線布局、機型選用、時刻分布三方面入手,實現對“呼通支線快線”的優化調整。3月以來,新開通了通遼—呼和—重慶、通遼—呼和—西安、杭州—通遼—哈爾濱、通遼—呼和—昆明(暫停航)、通遼—呼和—鄂爾多斯等航線,為內蒙古機場集團支線強區戰略落地、通遼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小機型轉大機型
今年3月份以來,通過機場公司不懈努力,運營1年的呼通支線快線,實現了由“小機型”(50座位)向“大機型”(100座位以上)的成功轉變。呼通航段增加了空客319、320機型,從乘機環境、旅行舒適度、票價優惠上,均讓廣大旅客得到了實惠。
運輸記錄捷報頻傳
旺季以來,通遼機場運輸生產發展實現一個又一個新的突破:7月26日保障飛行起降38架次,實現單日保障飛行最高架次;7月16日單日完成旅客吞吐量2939人次,7月份單月完成旅客吞吐量71294人次,歷史記錄接連被刷新。
貨運戰績良好
通遼機場貨運業務外包后喜訊連連,受地方物流市場需求,7月貨郵發運量達較前月有大幅增長。根據通遼機場公司要求,地面服務部貨運班組完善了各項工作檢查單,全面梳理了貨運相關工作流程,明確了工作職責,完善了相關操作手冊,持續開展業務培訓等,通過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通遼機場航空貨運安全有序。
新航站樓新服務
通遼機場新航站樓是繼1958年T1,1996年T2后的第三座航站樓。外觀現代化、舒適、寬敞、明亮。原來擁擠、紛雜的候機環境被有序、整潔取代。廊橋的對接省去了特殊天氣時工作人員和旅客的不適感,提高了旅客通行速度。候機樓增設的移動充電器、自動提款機、全自動廣播系統極大的滿足了旅客多種需求。三個廊橋、四個遠機位,全面提升通遼機場航空運輸保障能力,有效緩解了旺季保障壓力,改善了旅客的乘機環境。
積極組織宣傳到位
通遼機場利用LED顯示屏、出租車移動顯示器、廣播電視、手機短信、發放傳單、員工彩鈴等多種途徑進行航班航線宣傳,深入開展“民航走進廣場社區、航空惠及大眾”系列營銷活動,積極挖掘潛在客源,提高航班客座率。其中4月份內蒙集團公司組織的6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機活動尤為突出,6月份優秀教師、學生享受呼通支線快線低折扣票價優惠政策等,極大的帶動了通遼地區航空市場的快速發展和繁榮。
首府中轉運行良好
按照內蒙古機場集團公司區域樞紐建設,打造“首府中轉”優質品牌,利用通遼機場支線網絡,通過制定首府中轉流程,由呼和浩特中轉飛往國內外各個城市,實現區域支線中轉旅客的快速集散,借助呼和浩特機場超強的航線網絡,實現了呼和浩特—通遼的當日往返和空中快速擺渡。
嶄新候機樓提供保障
進入8月份,通遼機場將從增加候機樓服務功能和提升服務質量入手,增加服務設施,從餐飲、購物、休閑等多方面提升候機樓乘機環境,滿足廣大旅客需求。屆時,一座功能完備、便捷舒適、服務優質、寬敞明亮的候機樓將展現在面前,為提升通遼市窗口形象、城市品位發揮積極作用,為通遼市社會經濟發展騰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