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機場集團全面提升機場運營保障能力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3年8月6日消息:近來,民航話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機場作為一個公共服務行業(yè),每天要接待來至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旅客,吉林機場集團深刻認識到,機場無小事,多措并舉,全面提升機場運營保障能力。
做好安全服務保障工作 避免發(fā)生旅客過激事件
7月31日,針對治理航班大面積延誤,民航局首次提出“不限制起飛”的舉措。要求提高航班起飛頻次,增強航空管管控協(xié)調能力,減少人為造成的航班延誤。八大機場禁以流量管控限制起飛,業(yè)內人士指出,這是下力治理航班大面積延誤的重拳之一。針對近期發(fā)生的一系列問題,吉林機場集團公司本著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工作信條,在自身工作中找不足、從工作細節(jié)中入手,以機場客觀條件和實際問題為依據(jù),在任務重、人員緊張的情況下,分派專人負責安全監(jiān)控。重視運行安全監(jiān)管,實現(xiàn)空防安全和運行安全的兩手抓、兩手硬;啟動安全知識題庫建設,搜集各類安全運行典型案例,為系統(tǒng)開展安全培訓、檢驗培訓效果提供有力抓手。同時形成安全服務質量監(jiān)督機制,廣泛征求社會服務意見,提高機場服務水平。著力提升服務品牌化和多元化建設,圍繞客運、貨運、配載、站坪操作、機務等地面服務內容籌備拍攝制作《吉林機場集團地面服務標準及規(guī)范示范教學片》,通過對機場地面服務流程全過程生動、直觀的再現(xiàn),引導員工執(zhí)行標準,統(tǒng)一規(guī)范。特別是做好航班大面積延誤后的處置工作,勇于擔當起機場屬地責任,協(xié)調各相關單位,妥善解決旅客問題。
用心關注員工 營造和諧生產環(huán)境
近期,全國1/3的國土進入“燒烤”模式,炎熱的夏天不僅讓出行的旅客容易產生焦躁情緒,同時也給一線的日常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我們總是會看到這樣的剪影:酷熱的停機坪上搬運工人穿著必備的工作防護服,在停機坪上揮汗如雨;貨運倉庫,滿滿的貨物被工作人員一件件分類管理,遇到特殊保障,員工經常工作到第二天清晨直至把貨物安全送到貨主手中;空曠裸露的停機坪上,護衛(wèi)隊員頭頂烈日巡視圍界。一件件、一樁樁看似簡單的工作都需要員工極大付出和高度的責任感。在炎熱的夏天,機場集團在做好集團送涼爽等基本防暑工作的基礎上,提倡個性防暑工作的推進,從每日中午的一份冰爽的免費西瓜到發(fā)放防暑必備品。從合理調配人員休息時間、輪崗調派工作人員到優(yōu)化員工工作環(huán)境。吉林機場集團上下齊動,創(chuàng)造好的工作條件,保證員工身心健康,調動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動力能源公司,航站區(qū)管理部通力配合,在年初就開始對候機樓及場區(qū)所有設備設施、工作環(huán)境進行排查,在暑運前,完成對所有場區(qū)環(huán)境的整改,為暑運保障人員提供舒適的工作、休息環(huán)境。
廣泛宣傳正能量,提升處置危機能力
在首都機場集團“中國服務”的指導下,總經理韓偉在吉林機場集團內部提出“服務就是一種感覺”理念,集團相繼開展了先進人物評選、共青團“青年文明號”創(chuàng)建、女職工建功立業(yè)標兵評選,尋找日常工作中的閃光點,今年6月份,全國各機場因天氣原因,航班放行率遠低于同期,“航延”一度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吉林機場集團在夏季保障方面,在秉承及時、透明、公正的報道態(tài)度基礎上,把宣傳的視角轉移到一線員工身上,利用集團自辦報紙《吉林空港》廣泛宣傳集團先進人物事跡,挖掘身邊的“小”事,利用廣播、電視臺、報紙等媒體介紹機場運行保障中的人和事,讓更多的人了解機場、走進機場,在員工中形成正能量,利用好“蝴蝶效應”,使員工秉承一顆愛人之心去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同時,機場方面加強搭建與旅客交流平臺,接受社會媒體監(jiān)督,定期征求社會各界媒體意見,高度重視官方微薄、旅客意見簿上反映的突出問題,經過一段時期的努力,對候機樓餐飲、手推車、值機柜臺等一系列問題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中得到妥善解決問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