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機場下月起將實施新導航技術 減少航班延誤
民航福建空管分局正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推進實施PBN(基于性能的導航)新技術,這意味著,從9月初開始,在福州機場起降的航班延誤現象將減少,同時空域容量增加,并能減輕航空人員工作負荷、提高節能減排。
飛機起降到底由哪些因素決定?天氣晴好,為何航班遲遲不起飛?近日記者來到福州機場旁的民航福建空管分局塔臺、進近管制室,一探究竟。
當地天氣好飛機仍可能晚點
福州機場旁的空中交通管制塔臺,約15層樓高的地方是塔臺管制室,每天在福州機場230多架次的航班起降,都是在塔臺管制員的指揮下實現的。
塔臺管制室副主任許海嘯說,接到飛行員的呼叫后,他會向上一級的進近管制員發出申請。進近管制員接到申請后又會立即向前方管制指揮室發出申請。“只有得到前方管制指揮室的同意后,我們才能對飛行員發出同意起飛的指令。”許海嘯說,保證航班絕對安全,是每名空中交通管制員的天職。
眾所周知,天氣是影響民航航班起降的重要因素之一,許多乘客目測覺得當地天氣很好,就很難理解飛機為何延誤,他們很難在頭腦中構想出方圓數千公里的飛行航線全景圖。其實在這張全景圖中,航線上任何一個區域的天氣變化都可能造成一次延誤,而這次延誤會影響到后續航班。
隨后記者來到進近管制室,帶班主任陳煜告訴記者,進近管制室的管制員不僅要關注起降航班,還要關注空域內的過境航班,“有的航班不在福州機場降落,但是會經過我們管轄的空域,我們要和飛行員保持聯系,向他們發送空中交通管制指令”。
就在說話間,進近管制員接到空中飛行員報告航路上有影響飛行的天氣狀況,申請繞飛,進近管制室的氣氛立刻變得緊張起來。一名進近管制員立即向空中飛行員詢問航路天氣的具體情況,另一名進近管制員向軍方及相鄰管制室申請繞飛空域,同時告知其他相關部門航路天氣情況。
新導航技術更精確更節能
據介紹,民航福建空管分局配合推進的PBN導航技術,采用精度較高的導航設備,可使航空器在任意兩點之間精確飛行,減少了燃油消耗、機場和空域的擁擠以及航空器的溫室氣體排放,同時使飛機進場精度提高,能見度、天氣等進場要求降低。
據介紹,新導航技術擬于9月初開始投入使用,屆時在福州機場起降的航班延誤現象將會減少。
新聞鏈接
推行PBN向民航強國邁進
PBN是國際民航組織在整合各國運行實踐和運行標準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新型運行概念。它的應用和推廣是飛行運行方式的重大變革,對有效促進行業安全、提高飛行品質和減少地面設施投入具有積極作用。全面推行以PBN為代表的航行新技術,不僅是全球飛行運行方式的發展趨勢,更是我國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邁進的一個重要指標。
2008年,中國民航啟動了PBN路線圖項目。與傳統導航相比,采用PBN技術時,飛機就如同在一條條無形的管道中飛行,并且依靠衛星定位技術,使飛機不會偏離屬于自己的“管道”。同時,相比傳統導航需要依賴地面導航設施和飛行員進行人工操作,PBN技術可以利用機載設備和衛星定位系統引導飛機自動飛行,減少了人工操作、陸空話音和雷達引導需求,從而降低了飛行員和管制員的工作負荷。飛行員在飛機飛行過程中,更多起到的是監視機載設備的作用。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