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機場:飛行區管理部戰斗在抗洪防汛第一線

圖:泥石流搶險照片 攝影:陳勇
自7月份進入暑運高峰以來,連日大雨,給機場的運行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南京機場飛行區管理部全體員工堅守崗位,以高度的責任心,堅定的決心全力做好抗洪防汛中的各項工作,為機場的安全運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面面俱到 合理安排值班力量
進入7月份后,由于多日的大雨侵襲,飛行區內土面區泥濘不堪,無法進行作業。場務管理科及時調整人員作息時間,在保證一線運行保障不影響的情況下,每個班組預留一定值班應急保障力量,形成“有指揮,有負責,有執行”的模式。在預留力量中,科室還要求:必須有一名經驗豐富的特車駕駛員,能夠熟練駕駛鏟車進行作業;必須有一名熟悉飛行區道路水源情況的駕駛員,以保證飛行區內行車安全;必須在確保人員車輛安全的前提下,才允許進行各項作業工作。“三個必須”最大限度的,全面的考慮到飛行區內的防汛安全和搶險工作部署。
通力協作 構筑飛行區安全屏障
在制定詳細的防汛預案時,部門就充分利用各科室優勢,形成立體式協作方式。

圖:泥石流搶險照片 攝影:陳勇
監控科圍界監控室負責24小時對圍界及飛行區各閘口進行遠程監控,定時進行人工檢查;消防大隊除了負責1號、2號閘口的及時開閉,還要應對突發情況下的搶險救災等工作;助航燈光科除了對特殊情況下燈光系統的維護外,突發情況下的臨時用電和現場照明也由該科室提供;場務管理科作為防汛的主要科室,負責飛行區(不包含1-3號泵站)所有抗洪搶險工作的具體組織和指揮。
四個科室分工明確,將防汛工作中點、線、面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做到不留死角,群防群治;四個科室雖然在業務上分工不同,但在實際工作中各有交集,科室間相互合作,保障了飛行區內的汛期安全。
險情突發 風雨中考驗實戰水平
7月2日清晨6點,當大部分人還在睡夢中時,07號跑道外南側30米高的土坡突發塌方,造成了泥石流。大量的泥土混雜著雨水沖進圍界,強大壓力造成飛行區圍界及安防設備嚴重受損、部分圍界安防信號中斷,環場路路面堵塞,給機場空防安全和保障運行構成了嚴重威脅。

圖:泥石流搶險照片 攝影:陳勇
災害來臨,險情當前,部門第一時間啟動預案。相關負責人冒著大雨驅車來到現場指揮坐鎮,場務科全體搶險人員及設備及時準備到位。
瓢潑的大雨、濕滑的道路和狹窄的作業面給搶險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來到現場后,場務科的兩名老同志謝紹文和吳小保,全然不顧圍界外側仍有可能再次發生泥石流的危險,硬是用裝載機將圍場路上約百余方泥石清理至道路一側。當30米長的圍場路終于清理完畢,暢通無阻時,已經是上午9時。

圖:泥石流搶險照片 攝影:陳勇
道路貫通后,監控科的費曉東用雙手將掩埋在泥石流中的監控管線拉出,一段一段的再重新進行鋪設。雨水打在泥土上,濺起的泥點弄臟了他的臉,他依然緊握著管線,耐心仔細的處理完畢。
當所有搶險工作完成時,已是上午十點。因為臨時搶險,來不及吃早飯的搶險隊員們已經是饑腸轆轆,渾身上下早已經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浸濕了衣襟。
飛行區的防汛工作,關系著飛行區,整個機場的安全運行。正是有這么一群人在堅守著,在默默地奉獻著,才能讓“平安空港”這四個字真正地做到了實處!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