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航38運輸機場大部分實現多重飛行程序保障
中國網4月28日訊記者從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獲悉,西南地區具有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復雜多變的氣象特點,高原、高高原機場眾多,導航設施布局困難,飛行程序復雜,運行操作難度大。基于對區域運行風險的深刻認識,近年來,西南管理局在積極穩步推進PBN航行新技術廣泛應用的同時,毫不放松對運輸機場傳統飛行程序的管理。
據悉,長期以來,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從運行環境、導航保障、運行效率等方面加強新、改擴建機場和運行機場的飛行程序管理工作,使大部分機場同時具備了PBN程序和傳統程序兩種運行方式,且傳統運行方式中的各種地面導航設施均具有對應的飛行程序和運行標準。
為提高區內機場運行保障安全裕度,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統一部署,對轄區所有運輸機場飛行程序進行了再次全面梳理,根據梳理情況,西南地區38個運輸機場中,33個機場滿足非精密連續下降最后進近(CDFA)的要求,占西南地區機場總量的87%。
同時,對地面導航設施對應的飛行程序排查的結果顯示,除個別機場因受地形、導航信號覆蓋、起降方向等限制而不能設置飛行程序外,各類地面導航設施均有對應的飛行程序和運行標準,實現了一個機場多種運行方式,每種運行方式有多個飛行程序及標準,在增加了運行選擇性的同時,實現了多重飛行程序保障,極大地提高了在各種條件下終端區進近的可靠性。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