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機場:兩個三年 放飛柴達木
6月16日,坐落在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的德令哈機場,像往常一樣開始它一天的有序運轉。三年前的今天,這座被譽為“柴達木盆地中的一顆璀璨明星”的綠色機場在海西州人民的熱切期盼中順利通航,而今已悄然歷經了三個春秋。三年的朝夕相處,三年的風雨兼程,三年的突破創新,一路走來,從建設初期的艱難險阻,到通航運行的步步坎坷,從“通廉航空”的首創模式,到如今的穩步運行,在西部機場集團及青海機場公司的精心指導下,在海西州州市兩級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德令哈機場正一步步的實現當初的承諾--貢獻柴達木騰飛新力量。
孕育中的德令哈機場
2010年12月21日德令哈機場舉行奠基儀式。
2011年5月28日新建青海德令哈民用機場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2013年11月20日獲得機場可研批復。
2014年1月13日進行德令哈機場校飛。
2014年3月5日進行德令哈機場試飛。
2014年3月12日完成德令哈機場工程行業驗收。
2014年5月13日完成德令哈機場行業驗收復驗工作。
從2011年5月到2014年5月,三年時間,選址、建設、驗收,懷揣的機場夢落地發芽,一點一滴、一步一印,從“五個男人一個家”開始組建建設團隊,發揚了“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斗志、風沙大決心更大、海拔高追求更高”的精神,上下團結一心,積極開拓創新,努力追求卓越,短短三年時間里,在戈壁荒漠中一座現代化的航空港橫空出世,德令哈機場建設項目進一步完善了青海民航運輸網絡,使德令哈機場成為青海省、西北地區唯一一個在“十二五”期間規劃、立項、開工、建設、并順利竣工的機場項目。建設者們用快速度、高質量、高標準的廉潔工程為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集團公司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同時為海西經濟文化發展鋪設了一條起飛的航路。
不一樣的高原綠色機場:柴達木盆地中的一顆璀璨明星,戈壁中的綠色機場。地處荒漠戈壁地帶,常年干旱,蒸發量高,風沙大的實際情況。經多次溝通匯報,省、州市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安排州、市林業局實施了機場綠化及防風固沙工程,在機場外圍種植草帶1800畝,種植灌木220畝,并種植枸杞等具有柴達木特色植物,對機場飛行區1600多畝土面區進行了綠化,種植實驗已獲得成功,綠化效果顯現。該項目在全國類似機場中開創了先河,實現了荒漠戈壁變綠洲的突破,夏日的戈壁機場散發著綠的生機。
成長中的德令哈機場
2014年6月16日德令哈機場正式竣工通航。
2014年7月23日德令哈機場正式開通德令哈至西寧往返定期航班。
2015年10月25日在青海機場公司的主導下,由地方政府、行業政府、航空公司和機場公司共同經營、共擔成本的全國首創“通廉航空”運營模式在德令哈機場進行試點運行,航班由每周2班加密為每周7班。
客座率從2014年的33%到2017年的79%,旅客吞吐量由2014年的5410人次到2017年6月16日的30816人次,也許這樣的成績并不值得一提,但對于德令哈機場來說,是一次創新、是一種嘗試、是一份收獲、更是一筆財富。
不一樣的高原支線機場:干部均為外派,非本地職工占分公司總人數的60%,平均年齡29歲,專業技術人員占分公司總人數16%,就是這樣的人員構成,組建了德令哈機場這個臨時的大家庭,團結、拼搏、同進退,互助、歡笑、共榮辱,以“創建西部支線機場新形象,貢獻柴達木騰飛新力量”為動力,向社會展現高原、戈壁、支線機場的新形象。
兩個三年,傾注的是無數建設者的汗水、背井離鄉者的辛酸,承載著海西人民的飛天夢、柴達木發展的新力量,放飛了民航人的理想與抱負,架起了走向更好、更快、更強的發展橋梁。兩個三年,從青澀到成熟,我們確保安全生產、提升服務品質、嚴格精細管理、加強隊伍建設、強化能力效率,我們時刻準備、我們蓄勢待發,為海西、為柴達木的發展貢獻力量。
兩個三年 放飛柴達木......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深圳機場:啟動航班大面積延誤橙色預警 190余個航班取消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