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機場:舉辦開放日活動“我與祖國同成長!”
“我們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感受到祖國7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9月23日上午,一場特別的“開放日”活動在白云機場拉開帷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到來之際,白云機場邀請了35名“共和國同齡人”歡聚一堂,在白云機場這個城市對外窗口看發展、談變遷、聊感受,共同分享了祖國繁榮發展的喜悅!
上午10時許,35名“共和國同齡人”來到白云機場2號航站樓,開啟了一場特殊開放日的探營之旅。老人家們統一穿著印制有“我與祖國同成長”的文化衫,手持國旗,臉上洋溢著燦爛笑容。作為參觀活動的首站,2號航站樓的網紅景點“天空舞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特別是舞臺上方圓球燈陣組成了動態的“70”字樣,讓現場的叔叔阿姨們欣喜點贊。白云機場客服中心、智能引導機器人、自助值機設備、自助行李托運區、機場通“易拾光”休息室、AOC運行控制中心,讓他們感慨萬千。
一位阿姨說,在白云機場看到這么多新服務、新設施、新科技,感受到祖國的繁榮昌盛、社會的進步發展、民航的日新月異,深感生活在這個時代的無比幸福。他們在機場通“易拾光”休息室的留言墻上,寫下了“祝祖國繁榮昌盛,人民生活幸福!”、“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與祖國同成長!”等感慨和祝愿。
與祖國同一天生日的鄧阿叔,一邊參觀一邊不停地摁相機快門:“真是太漂亮了!白云機場2號航站樓是廣州的驕傲,平時就已經好靚,現在布置了國慶元素更靚!”回憶起上世紀70年代第一次坐飛機,鄧阿叔感慨良多。當時,舊白云機場面積比現在小好多,停機坪上的飛機也不多。買飛機票還需要單位開介紹信。“現在機場又大又漂亮,機場的變遷也是城市發展進步的縮影。”
參加今天“機場開放日”的呂阿姨,同樣出生于1949年10月1日,退休前是廣外老師。“走到哪里,別人知道我生日后都很驚嘆,我是真正的‘共和國同齡人’”,對著鏡頭呂阿姨顯得非常驕傲和激動:“和祖國一起過生日,我太幸運、太開心了!廣州這些年變化很大,以前從市區到廣外的路很窄,交通不方便。老機場在三元里過去一點,離市區近,但那時很少坐飛機�,F在的新機場世界一流,有地鐵可以直達,交通便利。單是新舊機場的對比,就能看出城市的發展變化。”
說起與白云機場的“緣分”,楊阿叔自詡最有發言權。他退休前是企業干部,退休后到老年大學學唱歌,如今是老年大學合唱研修團的團長。他生在福州,1951年隨父母調動工作來到廣州,小時候在荔灣區居住。他說廣州這些年變化很大,他讀小學時都沒有鞋穿,那時天河一帶屬于郊區,珠江新城一帶還是菜地,現在廣州市區面積大了很多,珠江新城也成了廣州地標。他記得自己第一次坐飛機是在1986年,去天津出差,到機場路的老機場坐三叉戟飛機,這種飛機比較小,空中遇到氣流顛簸時振得人頭暈。2004年8月5日,新白云機場正式啟用,當年9月他就體驗了新機場出發游泰國曼谷。退休后這些年,他幾乎每年都出國旅游,去過美國、日本、歐洲,今年10月計劃飛去新西蘭,他說他親眼見證了白云機場這些年的點滴變化。
“白云機場越來越大,越來越漂亮”、“設施設備非常先進”、“從廣州出發的航線越來越多”……是各位老人家評價最多的詞。他們一行還探訪了平常不對外開放的白云機場運控中心(AOC)——智能化、高科技、高效率的現代大型機場運作模式讓他們驚嘆不已。最后一站,他們來到了白云漢莎航空食品公司,了解到這里日均配餐超2萬多份的“空中廚房”。“三色蝦餃”、“XO醬煎蘿卜糕”、“香茜魚片粥”、“牛腩陳村粉”、“巴厘島式海鮮沙爹串”、“南瓜意大利云吞”......現場展示的各式特色航空公司飛機餐,讓“食在廣州”這個話題轉到了“食在空港”。
白云漢莎公司還特別為參與活動的“共和國同齡人”準備了一個精美的大蛋糕,給他們舉辦了一場簡短的別開生面的集體生日會。大蛋糕上印有“我和祖國同成長!”字樣,老人家們圍著蛋糕,齊聲為祖國送祝福:“祖國,我愛你!生日快樂!”
此次“我與祖國同成長”主題開放日活動,由白云機場聯合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州老年大學共同舉辦。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首都機場餐飲公司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