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機場新跑道通過飛行校驗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3年8月26日消息:8月25日,溫州龍灣國際機場新跑道,在中國民航飛行校驗中心和民航溫州空管部門的支持下,經過10余天的校驗,順利通過了校驗飛行。下一步,新跑道還需經過試飛、行業驗收等工作。
投產校飛結果令人滿意
數據顯示,新跑道的導航設施、助航燈光、飛行程序等設施設備的校驗結果完全符合標準,順利通過飛行校驗。
目前,溫州龍灣國際機場新跑道導航臺設施有兩套ILS(儀表著路系統俗稱盲降)和一套VOR/DME(全向信標/測距儀)。與原有的老跑道相比,新增的一套21號跑道(由北向南)儀表著陸系統,使得溫州機場跑道由原先的單向儀表著陸系統變成雙向,在提高了飛機起降的安全系數的同時,適應更多復雜天氣條件下的飛行,有效提升航班正點率。此外,21號跑道的燈光也從原來的簡易進近燈光變成一類進近燈光。
據介紹,新跑道采用的是Ⅰ類儀表著陸系統,即可以低能見度下利用無線電信號將飛機引導到距離地面60米的高度,再決定是否降落。
新跑道首降“國王”飛機
8月24日下午,機場上空能見度完全達到校飛的標準。
下午3點1分,隨著飛機轟鳴聲,一架“國王”從溫州機場新跑道的北端遠處徐徐飛來。在接近新跑道北頭時,“國王”開始降低飛行高度。之后,與新跑道保持15米高度平飛一段距離后開始拉升……
下午5點15分,“國王”終于降落新跑道。這是溫州機場新跑道上首次降落飛機。由于機型比較小,“國王”在跑道中段就已經停好。在新跑道停駐的十余分鐘內,就有兩架飛機從老跑道降落,“國王”和民用航班交相輝映,蔚為壯觀。
據介紹,降落新跑道主要是為了對儀表著路系統中的航向信標進行“校直”,“校直”的作用是為了航向道能準確的在跑道中心線上,引導飛機對準跑道。
校飛先后歷時12天
據介紹,本次校飛從8月14日起,前后歷時10余天,飛行時間累計超過30多小時,內容包括本場導航設施、助航燈光、飛行程序等所有科目。如校驗新機場飛行程序是否合理,進、離場程序,ILS/DME(精密進境程序),VOR/DME(非精密進境程序),以及各種導航、燈光等設備、系統的數據參數是否符合要求。
按照民航相關規定,新投產的導航設施、助航燈光和飛行程序必須經過投產飛行校驗后方可使用。在使用三個月后,還需要再次校驗。之后,助航燈光、坡度燈、盲降系統需要每9個月進行一次校驗,全向信標臺則是每18個月一次。
此外,由于新、老跑道使用的導航頻率相同,避免對老跑道航班的正常運營造成影響,校飛時間主要安排在早上6時到8時之間,這也使得校驗需要更長時間。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