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機場99%勞務工已入工會 確保勞務工權益落地
據《勞動報》報道,喬連朋是上海機場一名勞務工,他從消防員被培養為駕駛員,機場將價值800多萬元的進口消防車交給他。此后,他經過機場農民工學校學習,獲得了大專文憑,如今已擔任消防隊副中隊長,并與機場簽訂了勞動合同。他是上海機場勞務工群體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上海機場集團全方位關心勞務工,使他們在促進企業發展中實現自身價值。
上海機場已發展成為世界最繁忙機場之一,占員工隊伍半數以上的勞務工是機場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機場集團把勞務工納入企業整體管理范疇,集團黨委專門制定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勞務員工隊伍建設的意見》,從學習、工作、生活、發展等方面全方位關心勞務工。集團工會積極探索建立勞務工入會、管理機制,專門成立了勞務工工會工作委員會。
工會經費是發展勞務工入會的“瓶頸”之一,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在工會經費的提取上存在一定困難。集團工會爭取黨政支持,建立了以工會為主、行政有關部門協助管理的機制。如在組織體制上,勞務工入會后,會籍關系進入勞務工工會工作委員會,實行委托管理,而日常管理由用工單位具體負責;在工會經費上,由集團行政發文,各單位人力資源部與勞務輸出方協商,下調管理費提取工會經費。同時,工會積極與行政協商,按照勞務費總額的2%提取和撥繳工會經費。目前,集團勞務工入會率已達99%以上,農民工入會率100%。
近年來,機場集團工會按照“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把工會組織建設成溫馨的“職工之家”。外來勞務工宿舍內配備空調、電視機,還有太陽能洗澡間,還開辟了家屬探親房;單位還免費發放衣服、鞋子、被子等。工會還出資建立了活動室、圖書室、影視室等,購置了各種文體設施。
同時,將勞務工的基本權益訂進專項集體合同。集團不斷完善勞務工薪酬福利制度,打破以勞動關系確定工作崗位的做法,鼓勵符合任職條件的勞務工競爭上崗,并建立以勞動貢獻為核心的崗位工資制度,同樣享有崗位津貼、班組長津貼和高溫津貼等。從2001年以來,勞務工每年工資都得到增長,最高年份達21%。
勞務工享受到多方面福利待遇,不僅被列入職工體檢和女職工婦科檢查范圍,還參加了工會特種重病醫療互助保障計劃和意外傷害等商業保險,并得到集團《職工幫扶基金》援助;享有年休假,凡連續工齡在3年以上者,可享受3至7天帶薪休假,車、飯貼照發。外地勞務工還享受探親帶薪休假制度。
機場工會還充分發揮“大學校”作用,形成了“以通用能力培訓為起點,以社會勞動保障部門職業技能培訓為續接,以成人教育機構學歷教育為延伸”的教育培訓格局。
從集團到各個機場,各級工會開展崗位培訓、崗位練兵、技能競賽等活動,勞務工與其他職工同臺競技,優秀者同樣得到晉級、提拔。在集團職工技能大賽上,晉級獲評上海市技師稱號的員工半數以上是勞務工,不少人被轉為合同工,或走上管理崗位。
為提高勞務工隊伍素質,機場還舉辦計算機、英語、法律等知識培訓班。2007年,“上海機場農民工學校”宣告成立,并與上海市總工會、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聯合舉辦EBA初級工商管理培訓班,首批學員175人中125人通過考試獲得EBA證書,并通過電大和成人高考接讀大專學歷班,圓了他們的“大學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