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機場T3航站樓啟用 或助業績騰飛
深圳機場上周三發布2013年三季報顯示,今年1-9月,公司實現凈利潤4.73億元,同比增長5.95%,每股收益0.2801元,略低于預期。主要原因是前三季度主營成本巨幅增長43.2%,預計和T3轉場帶來的相關成本增加有關。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深圳機場自2009年以來步入緩慢調整的過程,目前股價所處位置仍屬歷史低位。“這一方面與整個板塊的走勢相關,另外一方面,也與公司業績未能釋放有關。但隨著T3航站樓啟用,深圳機場業績或迎來提升的契機。”
年底前產能釋放空間較小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于1991年10月正式通航,目前已開通國內外航線141條,通航國內外103個城市,共有9家客貨運基地航空公司,成為華南地區重要的門戶樞紐。2012年,深圳機場旅客、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2957萬人次和85.5萬噸,今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564萬人次,全年將突破3000萬人次。
自投入使用以來,深圳機場客流量以平均每年18%的速度迅速增長,原航站樓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旅客出行需求。據深圳市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深圳機場2006年便超過機場設計年吞吐量,2010年超過極限年吞吐量,2012年產能利用率達174%,極限產能利用率達120%。長期以來,機場資源成為深圳機場的發展瓶頸。
為進一步釋放產能,深圳機場第二跑道于2011年下半年投產,二跑道開通以后,深圳機場的航班正點率提高了近10%。深圳空管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月-5月,在航班同比月均增長1195架次的情況下,航班正常率仍同比提升8.48%。
然而,由于A、B航站樓與兩條跑道的位置排布不合理,飛機到達一條跑道時需穿越另一條跑道,兩條跑道間相互掣肘,所以產能釋放并不明顯。湘財證券分析認為,在T3航站樓啟用后,候機樓面積將擴大兩倍,且兩條跑道將分列“飛魚”兩邊,雙跑道和大容量航站樓的協同效應便可以釋放。
據相關機構預計,深圳機場2014年3月底新航季將有兩位數增長,帶動旅客量增長逾15%。另外,白云機場和香港機場產能均飽和,香港機場不接納國內航班,客量外溢有利于深圳機場。
不過,民航深圳空管站一名負責人介紹,T3航站樓產能的釋放將是一個逐漸的過程,不會像第二跑道投產之后那樣,快速地增加航班時刻資源,制約深圳地區航班數量和準點率的關鍵在于空域瓶頸的進一步開打。“如果民航獲得更多的空域資源,華南地區空域緊張的情況能逐步緩解,那么公司產能釋放將更有保障。”
記者還了解到,T3航站樓正式投產初期,航班安全運行將被放在首要位置,在磨合期內,將會持續減少一定量的航班。加之隨著新航站樓的啟用,深圳機場2013年度將承擔1個月的折舊和運營成本,今年冬季前產能釋放的空間較小。
機場非航收入被業界看好
據悉,T3航站樓商業面積2.9萬平米,是現有商業面積2.5倍左右,A、B老航站樓或轉商用。T3航站樓投產有望推動公司非航收入實現跨越式發展。2012年上半年深圳機場非航業務收入占比達到45%,與白云機場持平,略低于上海機場。
記者實地參觀發現,即將啟用的T3航站樓,引入了更多商業業態,結構布局也將更為合理。據業內人士透露,“航站樓內國際區的商業面積將占到總面積的6%,餐飲區域的面積也將提升至50%,同時一些世界著名品牌也會入駐,將有效提升T3航站樓的商業地位和營收。”
目前,T3航站樓的招商引資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各類店鋪均處于裝修完工階段,將在T3航站樓啟用時一并開業。機場公司有意把新航站樓打造成一站式購物中心。另外,T3航站樓使用長條狀設計,縱深超過1000米,便于集中客流量,避免候機旅客分流造成的實際人氣下降。
“預計隨著新航站樓投入使用,深圳機場的商業面積將大幅提升,明顯提升其非航收入,公司總收入將隨著飛機起降架次及旅客吞吐量的增長,逐年穩步增長,但今明兩年公司成本壓力明顯加大,非航收入短期或將受制約。”華泰證券分析人士表示。
記者了解到,機場公司成本主要為折舊和人工,其中人工占比較大,達到51.7%。公司從2011年開始為T3航站樓進行人員儲備,預計隨著轉場的進行,公司2013年人工成本將保持10%-15%的增速。由于T3航站樓在今年三季度投入使用,預計今明兩年將分別增加折舊約1.5億元、3億元。
除了商業面積層次的提升,機場公司之前與雅仕維進行的廣告合作,也被認為將有力保障公司今后的非航業務收益。據悉,今年7月,深圳機場與上海雅仕維廣告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經營深圳機場T3航站樓室內外廣告業務。深圳機場占有51%的股份,《合資經營合同》有效期15年。廣告保底金額2013年為18410萬元、2014年為22557萬元、2015年為24891萬元;2016年的保底金額根據合資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由雙方再行協商確定。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民航局放開機票打折下限 定價權再歸航企
- 下一篇:低成本航空運輸研討會在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