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客機墜毀事故確認系因機組人員操作失誤
總部設在莫斯科的國家間航空委員會19日在其網站發表通告說,根據該委員會下屬的技術委員會對喀山空難失事客機黑匣子進行破譯的初步結果判定,機組人員操作失誤釀成了這起悲劇。
通告說,機組人員在降落過程中未能按照規定完成著陸。在評估了飛機相對于跑道的位置后,機組人員認定無法著陸,于是開始第二圈盤旋。
通告說,當速度從150節降至125節后,機組人員開始手動操作,將飛機轉入俯沖狀態,飛機停止爬高,開始下降,儀表指示速度增加。飛機到達700米高度時開始強俯沖,撞向地面時時速超過450公里。而從開始第二圈盤旋到墜毀僅用時45秒左右。飛機的動力裝置直至撞向地面還在運轉。
通告說,對黑匣子數據的分析和破譯工作還在繼續進行。
俄羅斯韃靼斯坦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客機17日晚在喀山墜毀,機上50人全部遇難。18日,失事客機的飛行記錄儀(即黑匣子)被找到,但受損嚴重。
俄羅斯交通部長索科洛夫18日對媒體表示,空難調查部門已排除恐怖襲擊的可能性,正從“操作失誤、機械故障、劣質燃料、地勤問題以及天氣條件不佳”五方面著手調查失事原因。
1991年12月30日,俄羅斯、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烏克蘭簽訂了關于民航和使用空域的政府間協定,根據該協定設立了國家間航空委員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